第1332章(第3页)

当他们拿着笔记本试图向街边小贩、店铺老板打听关于李仕山的“负面消息”时,只要一问李仕山的事情。

这些小贩立马警觉起来,厉声质问道:“你们是不是来查李仕山书记的人。”

然后就看见不管是小贩,还是周围的人眼神变得凶狠起来,不要说回答了,甚至都有想打他们的冲动。

中午,几名年轻组员想到宾馆周围的面馆买点吃的。

他们指着招牌,掏出钞票,老板却抱着胳膊,冷脸摇头:“面卖完了。”

“那不是还有吗?”组员指着锅里热气腾腾的面汤。

“那是留给街坊邻居的,不卖外客。”老板的语气硬邦邦,眼神里的排斥显而易见。

类似的场景不断上演。

他们走在街上,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指指点点的目光,听到刻意压低却又能让他们刚好听见的议论。

“就是他们,把李书记抓走了!”

“一群黑心肝的,见不得我们谷山好!”

甚至有一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颤巍巍地经过他们身边,突然停下脚步,朝着他们脚下的地面,“呸”地啐了一口唾沫,然后一言不发地慢慢走开。

那无声的侮辱,比任何恶毒的咒骂都更让人难堪。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过街老鼠,所到之处,人群退避,温暖尽失。

整个谷山县仿佛变成了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每一个节点都在默默地、坚定地守护着他们的书记,并将调查组这些“外来破坏者”牢牢地隔绝在外。

这种全方位、无死角地抵触情绪,渐渐侵蚀着调查组成员最初的坚定。

夜晚,在临时办公点,气氛变得沉闷而压抑。

“组长,这……我们还要怎么查?”年轻的检察官忍不住开口,脸上写满了困惑和疲惫。

“所有人,真的是所有人,都在说他好。我们查到的每一件事,最后都证明他确实是在为老百姓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