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微服出巡(二)(89)(第2页)
这时,机灵的吴潇勇站了出来,笑嘻嘻地说道:“哎呀呀,两位别吵了,大家各退一步嘛。”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开始劝解,那
继续往前走,他们来到了一个茶馆。茶馆里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谈论着各种话题。皇上他们也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茶,静静地听着。
只听一个老者说道:“最近这税收好像又要涨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日子可不好过呀。”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是呀,要是皇上能知道我们的苦处就好了。”
皇上听到这里,心中一动,默默地将这些话记在了心里。
出了茶馆,他们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村庄里的百姓们都很朴实热情,看到他们这一群陌生人,大车小车的拉着各种货物,纷纷询问有没有他们需要的物品?有的伙计们还一脸懵。他们不知道,石慎,姜陶,张云郎他们已经提前买下了一个商队的所有物品,乔装改扮也要真实吗?
一些村民们男女老少高高兴兴的买到了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以及生产工具。
元妃,公主等女眷都成了卖货手,她们负责妇女儿童这边。吴潇勇,张云郎等负责卖生产工具等大件物品。好一个热闹的乡村小市场。
因为他们一时也不知道的物品的价钱,都是村民们说多少就给多少,都觉得差不多收点钱就行了。搞的村民们越来越多,连邻村的人都来了,他们也没有见过这么便宜的好物品。奇怪了,都纷纷来占便宜。六大车货物,一天卖光了。
下午,走在一个农户家中,皇上看到了他们简陋的生活条件,心中有些沉重。农户主人笑着说道:“虽然日子苦了点,但我们也还能过得去,只希望朝廷能多为我们老百姓想想。”
魏老爷温柔地安慰道:“放心吧!朝廷一定会想到你们的。”临走时,老爷示意石慎给他们留下一些银两。
在村庄里转了一圈后,他们又踏上了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了一群孩子在玩耍。孩子们看到他们,好奇地围了过来。
一个小男孩大胆地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皇上笑着蹲下身子,回答道:“我们是从远方来的商人。”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和他们聊了起来,那纯真的笑容让皇上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快到傍晚,石慎他们先打头阵,要找合适的客栈让大家休息。一路上,还要保护皇上的安全,实是辛苦,责任重大。
又一天来临,他们乔装打扮后,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这次是要一直南下的。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在山林中迷路的旅人,皇上一行人凭借着智慧帮助他们找到了出路;有遭遇洪水灾害的小镇,他们积极组织救援,为百姓送去物资和温暖。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他们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手工艺。魏老爷灵机一动,决定将这种手工艺推广到全国,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王师傅也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老爷制定计划。
随着他们的旅程不断延伸,他们的见识也越来越丰富。他们看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也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热情和质朴。
在一次旅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位诗人。诗人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写下了一首赞美他们的诗歌:“帝妃同行天下游,心系百姓解民忧。恩爱相伴岁月长,佳话流传永不休。”
一个清晨,老爷,大家都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物,看上去与寻常的旅人无异。
他们来到了一家客栈,准备稍作休息。这天的赶路让老爷有些疲惫,元春温柔地照顾着,为他端茶送水,轻声安慰。
次日,他们继续踏上了旅程。走在热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糖葫芦的小贩大声吆喝着:“糖葫芦,又甜又好吃的糖葫芦!”还有卖布料的店家热情地招揽着顾客:“快来看看我们家的新布料,颜色鲜艳,质地优良。”
皇上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对元春说道:“朕平日里在宫中,虽能听到各地的奏报,但却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民间的烟火气。”元春微笑着点头:“皇上,这就是民间的生活,平凡而又充满生机。”
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争吵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卖包子的摊主和一个顾客在争论包子的价格。摊主涨红了脸说道:“我这包子一直都是这个价,童叟无欺,你不能不讲道理。”那顾客却不依不饶:“我昨天买还不是这个价,你肯定是故意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