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这不能说(135)
潘展乐面对镜头,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的话语如同清泉流淌,讲述着自己的夺冠历程。然而,在那个瞬间,他直言说道:“我在下面跟查尔斯打招呼,他一点都不理我。包括美国队的阿雷克西,我们训练的时候教练在岸上,他那种滚翻,直接往教练身上溅水花,就是感觉有点,看不起我们的那种样子。能说吗?……”最后三个字在许多人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记者感叹:能不能的都已经说了,顺便把池子也给骂了,这么难游的池子里……!
这个应该不到 20 岁的年纪的少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好。他确实得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他是冠军,那耀眼的金牌就是他勇敢发声的底气;地利,大中国强盛,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坚实的后盾;人和,人人的包容,让他不必担忧因言语而遭受无端的指责。
崔灿灿不禁思考,如果潘展乐不是冠军,可能连接受采访的机会都没有?他又怎么能在全国人民面前告状呢?而他所告状的内容却是存在的。强者可以把不平公之于众,弱者却只能默默承受不平。
在繁华都市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写字楼,里面忙碌着无数普通的打工人。李明就是其中之一,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公司,对着电脑屏幕忙碌着各种数据和文件。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年,工资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看着日益上涨的物价和自己一成不变的收入,李明的心中充满了无奈。
一天,李明鼓起勇气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他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里全是汗。老板抬起头,看着李明,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经理,我想跟您谈一下工资的事情。”李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老板的脸色微微一变,皱起了眉头:“李明啊,公司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业务也不是很景气,涨工资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李明咬了咬嘴唇,试图再次争取:“老板,我在公司已经工作了三年了,一直都很努力,我的工作成果您也看得到。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快,我的生活压力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