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乡村蜕变(159)
二十年前,崔灿灿还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时的乡村,道路是狭窄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崔灿灿记得,每次下雨后,她都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弄得浑身是泥。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房和瓦房,简陋而破旧。崔灿灿家的房子也是土房,一到冬天,寒风就会从缝隙里钻进来,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那时候,乡村的水电供应也不稳定。经常停水停电,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崔灿灿还记得,晚上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突然停电,她只能点着蜡烛继续学习。通信也很落后,村里很少有固定电话,手机更是罕见。崔灿灿想要和远方的亲戚联系,只能写信或者等他们来村里的时候才能见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崔灿灿的父母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劳作。播种、施肥、收割,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村里的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们的收入微薄,生活过得很艰苦。
教育和医疗条件也很差。村里的学校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崔灿灿的老师们大多是本地的民办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村里的卫生室也很小,设备简陋,药品不全。村民们生病了,只能去镇上或者县城的医院看病,路途遥远,费用也很高。
文化生活更是匮乏。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打牌。村里没有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崔灿灿想要看书,只能去学校的图书馆借几本旧书来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开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改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道路变得宽敞、平整。崔灿灿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会滑倒了。村里还通了班车和货车,村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水电供应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停水停电。通信设施也越来越先进,4g、5g 网络覆盖了整个乡村,村民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
一天,崔灿灿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遇到了村里的李大爷。李大爷满脸笑容地说:“灿灿啊,这路修得可真好啊!以前去镇上得走半天,现在坐车一会儿就到了。”崔灿灿笑着回应:“是啊,李大爷,现在方便多了。”
居住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新房,有的还盖起了二层小楼。崔灿灿家也在几年前盖了新房,宽敞明亮的房间,现代化的装修,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适。村里还进行了环境整治,配备了垃圾桶、垃圾车等环卫设施,建立了垃圾集中处理机制。污水排放系统也逐步完善,厕所也进行了改造,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乡村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