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青婷 作品

第1章 (488)童生试里的穿越客(第2页)

夜深时,破庙里的油灯还亮着。张南南借着微弱的光,一遍遍地默写范文,阿润就趴在旁边的草堆上打盹,手里还攥着块准备给他擦汗的麻布。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他穿越前图书馆里的灯光。

二、考场外的风波

县试当天寅时,张南南就被阿润拽着往县衙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衙门前的空地上已经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童生,手里拄着拐杖还在背《孟子》;有十五六岁的少年,被父母围着整理衣襟;还有像他一样的孤童,缩在墙角里紧张地搓着手。

“南南哥,你看那边。”阿润突然扯了扯他的袖子。只见几个穿着绸缎长衫的少年被家丁簇拥着走来,为首的胖子手里把玩着块玉佩,眼角的余光扫过众人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傲慢。

“那是李乡绅家的公子,”阿润压低声音,“听说早就买通了考官,这次来就是走个过场。”

张南南心里一沉。他在史书里读过科举舞弊的记载,却没想到会亲眼见到。阿润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用力拍了拍他的胳膊:“别怕,咱们凭真本事考。先生说,主考官王大人是个清官。”

正说着,县衙的鼓响了三声,两扇朱漆大门缓缓打开。考生们排着队,依次接受搜身。张南南看到差役们仔细检查着每个人的衣襟、袖口,连头发里都要摸一遍,防止有人夹带小抄。

“下一个。”差役的声音带着不耐烦。张南南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张开双臂。差役的手在他的襕衫上摸索着,摸到怀里的墨锭时停了停。

“这是什么?”差役瞪起眼睛。

“是墨锭,大人。”张南南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考生总要带笔墨。”

差役把墨锭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闻了闻,才嘟囔着放行。张南南走进大门的那一刻,回头看见阿润在人群里朝他挥手,少年的脸上沾着泥土,笑容却比阳光还亮。

三、三场考试的煎熬

考场设在县衙的大堂两侧,用木板隔出一个个小小的考棚。张南南被分到西廊的第三十号棚,里面只有一张破旧的方桌和一把椅子,墙角还结着蜘蛛网。

“发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学官们抱着试卷,依次从每个考棚前走过。张南南接过自己的试卷,手指忍不住发抖——卷首写着“明嘉靖二十三年江南吴县童生试第一场”,下面是考题:“吾日三省吾身”。

真被阿润说中了!张南南又惊又喜,连忙铺好宣纸,研好墨。他想起阿润帮他抄的范文,想起自己这三个月来的苦读,笔尖落在纸上时,竟比想象中稳得多。

他先写破题:“曾子三省,非独省己,亦省天下也。”写完又觉得不妥,划掉重写:“每日三省,是为修己安人之道。”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写承题、起讲,再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一股都要对仗工整,引经据典。

写到一半时,窗外下起了雨。雨点打在考棚的木板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张南南抬头擦汗时,看见隔壁考棚的考生正对着试卷发呆,眉头皱得像团乱麻。他突然想起自己刚穿越时,连“之乎者也”都分不清的样子,心里竟生出几分同病相怜。

第一场考了一天,出场时张南南的腿都麻了。阿润在门口踮着脚等他,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快吃点东西,”少年把一块用油纸包着的肉脯塞给他,“我哥今天多打了把镰刀,换了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