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青婷 作品

第8章 (495)官道炊烟

时值暮春,京畿道上的杨柳已抽尽新绿,暖风卷着尘土,在官道上织出一层朦胧的纱。崔灿灿勒住缰绳,胯下的枣红马打了个响鼻,蹄子在地上刨出浅浅的坑。她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绸缎衣袖沾了灰,倒比身后石雯的布衫显得更狼狈些。

“这日头怎的这般毒?”石雯从行囊里摸出个皱巴巴的帕子,递过去时露出腕上半截青布缠带——昨日过酸枣岭时被荆棘划了道口子,此刻还泛着红。她望着前方连绵的土坡,眉头拧成个结,“再走三十里才有驿站,咱们的水囊都见了底,怕是撑不到了。”

崔灿灿接过帕子,却没擦汗,只望着道旁的田埂。新插的秧苗在田里铺成绿毯,远处隐约有炊烟升起,袅袅地缠在灰蓝色的天上。她眼睛一亮,马鞭朝那方向指了指:“那边有户人家,去讨些水米,歇口气再走。”

两人牵着马,顺着田埂往炊烟处走。泥土裹着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比官道上的尘土好闻得多。近了才看清,那是间土坯墙的院子,柴门虚掩着,院角的老槐树下晒着半席草药,叶片蜷曲,颜色暗沉。

“有人在家吗?”崔灿灿轻轻推开柴门,门轴“吱呀”一声,惊飞了檐下两只燕子。

里屋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是男人的应答:“谁啊?”

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掀帘出来,约莫三十出头,脸上刻着风霜,却生得浓眉大眼,透着股憨厚。他看见崔灿灿和石雯,先是愣了愣,随即搓着手笑道:“是赶路的姑娘吧?快进来,外头日头毒。”

这汉子叫李老实,世代在这官道旁种地。他引着两人进了屋,堂屋简陋,却收拾得干净,靠墙摆着张旧木桌,桌上放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烧些水。”李老实说着,转身要往灶房去,又像是想起什么,回头道,“我家婆娘身子不好,在里屋躺着,若是吵着你们,莫怪。”

崔灿灿连忙起身:“大哥客气了,我们是路过,想讨些水喝,若有多余的米粮,我们可以出钱买。”

“说啥买不买的,”李老实摆了摆手,脚步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不瞒你们说,家里米缸也快见底了,但熬两碗粥还是有的。只是我这就去灶房忙活,怕是顾不上你们,能不能劳烦两位姑娘,去里屋陪我婆娘说说话?她这病,躺了大半年,也没人跟她唠嗑。”

石雯看了崔灿灿一眼,见她点头,便应道:“大哥放心,我们陪嫂子说说话。”

李老实感激地笑了笑,转身进了灶房。崔灿灿和石雯轻手轻脚地走到里屋门口,门帘是旧的蓝布,洗得发白,隐约能看见里面的人影。

“嫂子,我们是路过的,来陪你说说话。”石雯轻声道。

里屋沉默了片刻,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进来吧。”

掀开门帘,一股淡淡的药味扑面而来。炕上躺着个女子,面色苍白得像张纸,嘴唇没半点血色,头发用根素色的布带挽着,露出光洁的额头。她见两人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崔灿灿连忙上前按住她:“嫂子别起身,躺着就好。”

女子感激地笑了笑,这一笑,眼角便堆起细纹,却难掩年轻时的清秀。她叫王秀莲,是李老实的媳妇,去年秋收时淋了场大雨,便得了这病,咳嗽不止,浑身乏力,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