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天佑23年
赵兴云在天佑23年走了,那是一个薄凉的冬日,树枝上的雪花不算多,但是寒气却一点也不少。
路上的行人也不算多,老人原本应该在寒日里起个大早,然后去旁边的小屋之中烧点水,再自一侧的架子上抓上几颗枣,一小撮枸杞,以及另外一小撮的岩茶。
随后就这样烧一壶冒着热气,带着些甜丝丝味道的茶汤。
之后的时间则是坐在那薄凉的风中,享受这难得的太阳。
然后看着寒冬内艰难生存的鸟雀们……
哦,对了,他养了几只小鸟,在几日的投喂之后,这些灰扑扑的小东西便爱上了这里,同时放松了最后的警惕。
它们有时候会落在扫开了地上的那层薄雪的院子中央,用小小的脑袋点着地上散落着的谷物,将地面清洁一新,有些时候则会落在老人的手掌中,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然后是正午,等到阳光正好的时候,他的徒弟会带来午餐,再然后就是黑夜。
日子好似凝固了下来,最终在今天结成了冰。
赵兴云的葬礼没有什么人来,老人同一时代的人大都已经死完了,赵兴云算是其中最为长寿的一个。
这几年祝卿安感觉老人几乎每隔几个月都要参加一次葬礼,如今来的却只有一些小辈了。
挂着白布条的灵堂外面起了一阵马蹄声,随后便见一位面上无须的公公步入其中。
灵堂之中寥寥的几人纷纷跪倒在地,只留那个端坐在主位上的少年,以及少年后面,与其面容相似的那个正在偷吃糕点的孩子。
“祝大人,这是朝廷的赏赐……”
前来祭拜的邱家人有些惶恐,邱灵此刻还在京都任职,暂时无法返回,故而特意交代他来参加葬礼。
这位祝先生他听长辈浅浅的谈过,是目前邱家家主邱灵早年的友人,同时也是大煜百年来最有可能进军先天大宗师的人物之一,算是他们家的一条极其粗壮的大腿了。
只是因为对方和邱家没有什么太多的利益纠葛,交情全靠家主的人情维系,故而邱家只是每年逢年过节时送些自家庄子里产的物件过去,他们这些小辈并没有和对方有什么太多的交集。
不过这位祝大人向来是深居浅出,也就最近两年才常住于这方书院内的小院,不少人家携厚礼前来,或是试图拜入其门下,或是想要拜个靠山,但最后却都吃了个闭门羹。
如今只灵堂之上,他自诩也就他们邱家和对方的关系最深,此刻见对方看见宫里来宣诏的人都没有任何的反馈,邱家的代表立刻想要上前劝说几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尔原任青龙阁副指挥使,夙膺先帝简拔,戮力行间,克彰戡乱之勋。
今闻溘逝,深用轸怀,特赠尔为都督同知,赐谥‘武襄’,锡之诰命。
於戏!念尔旧劳,恤典宜隆,灵其不昧,尚克歆承。
钦此……”
公公将手中那绣着腾龙祥云的黄色卷轴收起,随后快步上前,直到此刻祝卿安这才站起了身,单手接过了这卷轴,见状公公脸上立刻绽放出来了一抹放松的笑容。
“祝大人,赵老将军是先帝重臣。
陛下希望可以由内阁来操办其后事,方可彰其功德。”
祝卿安顿了顿,随后便点了点头。
大煜想要操办赵兴云的后事,这件事不难猜最后的目的,主要是向天下证明,他至少是不反对大煜政权的。
这点很重要,因为不久前,祝卿安终于来到了大宗师的境界。
没有什么天打五雷轰,也不需要什么珍贵的药材。
甚至于都不需要专门让友人前来护法,也就是一日的早上,感觉状态不错,积累已满的祝卿安,在和赵兴云打了声招呼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内。
等到中午再出来的时候,便顺其自然的是了。
祝卿安在七脉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传统大宗师最难的那一步跨越,之后的部分大都是在打磨和完善。
当将气构成了一个大循环之后,他也就迈入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宗师境界。
如今大煜天佑帝虽然尚且年轻,但是剩下的几位大宗师已然很老了。
最近有些传言,说是皇室宗亲中的那位大宗师离世了,虽然皇室并没有回应,但是事实就是,那位大宗师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过手了。
算算年岁,对方今年也应该一百七十二岁,已经快接近三个甲子的极限。
除此之外,李家,慕容家,白家的三位大宗师也都先后进入了一百六十岁的大限。
再加上淙家那位已经一百九十五岁高龄,依然不被淙家后辈容许死去的大宗师,此刻大煜境内的大宗师以及大宗师同等的战力还有区区五人,其中有三人还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样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