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8章 后宫风波

杨明汐则将重心放在农桑之上。

她命人绘制详细的农桑图谱,分发到各州县。

图谱上不仅有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还有蚕桑养殖的技巧。

同时,她还在京城设立农科院,邀请各地老农和桑女传授经验,研究改良种子和种植技术。

在苏州府,杨明汐发现当地百姓因担心新作物风险,不愿尝试种植红薯。

她便与陆锦棠商议,在城郊划出一片试验田,亲自带人种植。

三个月后,红薯大获丰收,产量远超稻谷。消息传开后,百姓纷纷前来求种。

陆锦棠则通过税收改革筹集资金,在各地修建水利设施。

在淮河沿岸,他主持修建了数十座水闸和堤坝,解决了多年来的水患问题。

每当工程遇到难题,他总是亲临现场,与工匠们一同商讨解决方案。

随着新政推行,南陵国面貌焕然一新。

街道上商贾往来不绝,市集上货物琳琅满目。

百姓家中粮仓充实,新衣上身。在

京城的茶楼酒肆里,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陆尚书和杨女官的功绩。

一日,杨明汐与陆锦棠巡视完京郊农田,在归途中路过一片桑林。

夕阳的余晖洒在桑叶上,泛起点点金光。

"阿汐,你看。

"陆锦棠指着桑林,

"去年这里还是荒地,如今已是绿意盎然。

"

杨明汐微笑点头,

"这不过是个开始。待来年,我们还要在西北推广耐旱作物,在江南兴修更多水利。

"

陆锦棠望着她坚定的侧脸,心中涌起无限柔情,

"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与你并肩同行。

"

晚风轻拂,桑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杨明汐与陆锦棠并肩而立,望着这片他们共同守护的土地,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们知道,南陵国的繁荣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凤藻宫的朱红窗棂,陆锦陌将青瓷茶盏搁在海棠纹漆案上,听着廊下铜铃叮咚,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鎏金护甲。

案头摊开的宫务奏折里,夹着内务府呈报的选秀宫娥名单,陆德宁三个字被朱砂笔重重圈住,洇开的墨痕像是要将纸背灼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