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125章 朝堂上的药香(第2页)

她原以为甘州府的事了结,就能安稳走下去,却忘了根须在土里生长,总会碰到石头。

“备马。”她转身往屋里走,“我去李乡绅家。”

李乡绅的土炕上,老头咳得直不起腰,看见苏晚进来,浑浊的眼睛亮了亮:“苏姑娘,是我对不住你......家门不幸,出了这等败类......”

“李伯,您还记得当初为何要帮药局吗?”苏晚坐在炕边,给老人掖了掖被角,“您说您儿子十年前戍边,得了风寒,就是因为没药治才没的。您说不想再让别的军眷尝这滋味。”

老头的眼泪淌在皱纹里:“可如今......”

“如今更要撑下去。”苏晚从怀里掏出小梅子抄的备份账册,“您看,这账上记着,您捐的那两亩药田,收了八十斤柴胡,救了二十三个戍卒的命。这不是闲事,是积德的事。”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蹄声,是陆锦棠派来的人——那位曾在甘州府立功的医科进士,带着两个御史,顶着风雪赶来了。

“苏姑娘,陆大人说,凉州的事,不是药局的事,是天下的事。”进士捧着公文,雪花落在他的官帽上,“督察院查得清楚,李乡绅的侄子背后,有前甘州知府的旧部撑腰,他们就是想搅黄军民共督,好再伸手捞银子。”

苏晚接过公文,指尖触到陆锦棠的批注:“凡阻挠药局者,无论官民,一查到底。”墨迹透过纸背,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风雪里,张嫂子领着军眷们重新收拾药局,李乡绅的儿子——那个在边关当小兵的青年,听说家里的事后赶回来,跪在药局门口:“苏姑娘,我爹教过我,做人得有良心。往后药局的事,我替我爹盯着,谁也别想再捣乱!”

苏晚看着他冻红的脸,忽然觉得,这西北的风雪再大,也挡不住那些想把日子过明白的人。就像药圃里的苗,被踩了,被冻了,开春还是会冒新芽。

……

开春时,普惠园的蒙学添了新桌椅,是用查抄贪官的旧木料改的。

小石头趴在新桌上,用陆锦棠送的狼毫笔,一笔一划抄着《简易医方》。他的字不再歪歪扭扭,只是手腕还有些抖,抄到“甘草性平,能解百毒”,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杨姐姐用甘草水给他治咳嗽。

“石头哥,先生让你去前院,说有大官来。”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进来,辫子上还沾着药圃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