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吃上自己种的粮食(第2页)
“杨明汐懂农事,你熟悉吏治,你们夫妇二人,能不能把这均田令捡起来?先从受灾的州县试起,查清楚哪些田是被强占的,哪些是抛荒的,给流民分下去,教他们耕种。”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股恳切:“朕不要南陵国的百姓喊朕'万岁',朕要他们能吃饱饭,能在自己的地里种出粮食,能看着自家孩子像普惠园的娃娃那样,不用再饿肚子。”
陆锦棠望着皇上鬓边的白发,忽然想起刚入仕时,他还是位锐意改革的青年君主,为了查贪腐案,曾三天三夜不睡。
这些年,他拔了毒草,护了新苗,如今终于要动最根本的土地了。
“臣领旨。”陆锦棠屈膝行礼,朝服的下摆扫过地砖,发出轻微的声响,“只是均田牵扯甚广,豪强贵族定会阻挠,需得一步一步来。先让阿汐在普惠园辟出试验田,教孩子们种稻子、算收成,再让地方官摸清田亩底数,待秋收后,先在江南试点。”
皇上把稻禾递给他,稻穗上的细芒蹭着他的指尖,有些痒。
“朕知道难。就像当年推惠民药局,谁不说是'妇人之仁'?可你看如今,西北军镇的兵卒都知道,药局的甘草比金疮药还管用。”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南陵的地界上画了个圈,“粮食是根,比药材更金贵。把根扎深了,别说普惠园、药局,就是这江山,也稳当。”
陆锦棠握着那株稻禾,忽然觉得沉甸甸的。
他仿佛看见南陵的荒坡上长出了新苗,流民在田埂上欢笑,孩子们捧着新收的稻谷,在普惠园的晒谷场上数着“一、二、三”。
“陛下,”他抬头时,眼里映着窗外的霞光,“明年此时,臣定让南陵国的流民,都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
皇上笑了,挥手让他退下。
陆锦棠走出养心殿时,暮春的风卷着花香吹来,怀里的稻禾散发着青涩的气息。他知道,前路比推药局、办普惠园更难,但就像皇上说的,粮食是根,只要根扎下去了,总有枝繁叶茂的那天。
远处的普惠园里,传来孩子们唱的童谣,含糊不清,却透着快活。
陆锦棠握紧稻禾,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他要赶紧回家,和阿汐一起,把这均田的法子,细细地盘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