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137 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陆锦棠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束刚割下的稻穗:“陛下的旨意到了,让我们秋收后回京述职,准备在全国推广均田令。”

“是该回去一趟了,四个月前就说我祖父不怎么好了,本来都要回去了,结果七叔过来说是没事,再加上确实这边也忙着,就没有回去了,我都想他们了!”杨明汐拿着稻子,有些惆怅的看着远方,喃喃自语。

“是呢,回吧,祖父他们年纪大了,多回去陪陪她们吧!”陆锦棠握住杨明汐的手,两人一起拿着沉甸甸的稻穗,目光坚定。

杨明汐接过稻穗,金黄的稻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处处都有百姓的欢歌。

而她的空间,也将伴随着这盛世图景,继续成长,孕育出更多的希望与生机。

梅亭州和他的弟兄们,普惠园的孩子们,还有千千万万掌握了农技的百姓,都将成为这希望的传播者,让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杨明汐想回家的愿望,又落空了,因为江南州的冬天突然来了,感觉刚刚秋天,转眼就已经到了隆冬。

江南州的冬天来得早,却没往年那般萧索。

雪落下来时,覆盖了金黄的稻田,也覆盖了农户们新盖的粮仓。

往年这个时候,流民们早已拖家带口四处乞讨,今年却不一样,家家户户烟囱里都冒着烟,孩子们穿着厚实的棉袄在雪地里追逐打闹,嘴里唱着新编的童谣:“分了田,领了种,秋收谷满仓,娃娃笑声响......”

杨明汐裹着厚厚的披风,站在普惠园的晒谷场上,看着孩子们帮着农户们翻晒粮食,脸上冻得通红,却笑得格外灿烂。

春桃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算盘,正在帮李老汉计算今年的收成。

“夫人,您看这张家庄的账,亩产比去年足足翻了一倍还多!”

梅亭州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冻得鼻尖通红,语气却难掩兴奋。他身后跟着几个长山村的守卫,如今都成了农技骨干,负责各个村落的收成统计。

杨明汐接过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村的田亩数、播种量、收获量,字迹虽不工整,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最让她欣慰的是,那些标注着“本土优化种“的地块,产量普遍比用江南贡稻的地块高出一成多。

“这是咱们自已培育的种子第一次大规模收获,能有这个成绩,不容易。”杨明汐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