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139章 民心如磐(第2页)

李老汉接过稻穗,数了一遍又一遍,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五十八粒......五十八粒啊......”

他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一家人还在州城门口乞讨,狗蛋饿得直哭,如今,自家分到的三亩地里,稻穗密得压弯了腰。

这三亩地,是去年秋天那场“卤水风波”后第二季稻子,用的正是杨明汐新培育的本土优化稻种。

梅亭州带着农技骨干来指导了三回,教他们如何控水、如何追肥,甚至连什么时候薅草都掐着时辰嘱咐。

“杨掌柜说了,这种子耐涝,还抗虫,咱们江南的水土最合它的性子。”李老汉抹了把眼泪,对儿子道,“好好割,割完了先挑最好的,给杨掌柜和陆大人送去。”

不远处的张家庄,曾经跟着张彪闹事的佃户王二,此刻正蹲在自家地里发愣。

他家分到的两亩荒坡地,按说长不出好庄稼,可杨明汐特意给了他耐旱的粟种,梅亭州还教他在地里挖了浅沟储水。

如今,粟穗沉甸甸的,压得秸秆都快贴到地面。

“当家的,快别傻看了,隔壁三婶家都开始打谷了!”王二媳妇抱着孩子走来,孩子手里攥着半块粟米饼,吃得满嘴都是渣。

王二猛地站起身,脸上通红:“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他心里头热烘烘的,想起去年帮张彪泼卤水的事,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杨掌柜不仅没追究他,还照样给了他种子和技术,这份情,他记一辈子。

普惠园江南分园的晒谷场上,更是热闹非凡。

几十个孩子围着谷堆嬉笑打闹,春桃带着几个大孩子,用杨明汐教的法子给稻谷脱粒。一个叫小墩子的男孩,捧着一碗刚熬好的白米粥,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亮晶晶的。

“春桃姐,这粥真甜。”小墩子是去年冬天才来的孤儿,刚来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如今脸蛋圆润了不少。

春桃笑着摸摸他的头:“多喝点,锅里还有。等把粮食晒干了,咱们蒸新米糕吃。”她想起杨明汐说的,这些孩子种的试验田,亩产比普通地块高出近三成,心里就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