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一凡 作品

第146章 天下万年长

皇帝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腰间的玉佩。

他想起那些在朝堂上争论“均田令是否过于宽纵”的大臣,想起有人说“农夫抗税该严惩”时的理直气壮,忽然笑了:“好个杨明汐,竟想让朕的金銮殿外,先开出一片稻田来。”

他转向身后的内侍:“传朕旨意,即刻在京郊划定千亩‘籍田’,分为上、中、下三等,一品到二品官一亩,三品到五品官八分……九品一下官一半亩,皆由官员亲耕,不得假手他人。”

“陛下!”有老臣忍不住出声,“臣等自幼读书,从未碰过农具……”

“那就学。”皇帝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农夫能学写字,官员为何不能学种田?朕自会带头,每月初一、十五,罢朝一日,亲往籍田耕种。”

他看向杨明汐,眼中带着嘉许:“幺舅母,这籍田的规矩,就由你和幺舅来定。种得好的,年终考评加一等;种得荒了的,俸禄减半,且要在朝堂上说明缘由。”

杨明汐躬身应下:“臣妇遵旨。臣妇还请陛下恩准,让各地官府也效仿此法,在州府县衙外开辟‘劝农田’,让地方官也亲身体验耕种之苦。”

“准。”皇帝朗声笑道,“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种地不是贱业,是天下最金贵的营生。从朕到百官,再到百姓,人人都要敬田、爱田,如此,我朝的粮仓才能永远满实。”

夕阳下,皇帝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伸手拍了拍陆锦棠的肩膀,又对杨明汐道:“当年先皇常说,幺舅母是有大见识的女子,今日一见,果然不假。这天下的根基,既要靠律法稳固,更要靠人心踏实。让当官的脚沾沾泥土,心才能更接地气啊。”

陆锦棠与杨明汐相视而笑,他们知道,这道让百官亲耕的旨意,或许比十道均田令更能触动天下的根基。

当金銮殿的臣子们开始计算自家田里的收成时,那些写在奏折上的“民生”二字,才会真正有了温度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