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你不在场,但处处是你
好的,收到!
没问题,这就开始盘它!
保证给你整出点儿新花样来,咱要写就写点儿让人眼前一亮,直呼“好家伙”的那种!
清明夜的风,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吹散了阿阮手中的灰烬,也吹开了孩子们心中关于“风阿姨”的疑问。
第二天,阳光洒进边境小学的教室,阿阮笑容满面地教孩子们唱着那首古老的歌谣——《风阿姨的歌》。
歌词简单,旋律也带着点乡土气息,但孩子们唱得格外认真,仿佛真的能透过歌声,与那神秘的“风阿姨”建立某种联系。
“风阿姨,风阿姨,你从哪里来?带来了花香,带来了爱……”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名叫石头,举起了小手,一脸的疑惑:“阿阮老师,风阿姨是谁呀?我们为什么要唱给她听?”
阿阮温柔地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神秘的光芒:“没有人知道风阿姨是谁,也许她只存在于风中,存在于我们的想象里。”
石头不依不饶地追问:“那我们为什么要唱给她听呢?她又听不见!”
阿阮笑了,她走到窗边,指着窗外爬满墙壁的翠绿藤蔓,轻声说道:“你看,它们在听啊。风阿姨的故事,就藏在这些藤蔓的低语中,藏在每一片叶子的呼吸里。”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唱着歌,歌声更加卖力了。
阿阮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情感的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当晚,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发生了。
孩子们自发地聚集在教室外,在墙角边种下了一棵小树苗。
他们给这棵树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倾听树”。
“我们要种一棵树,让它代替我们听风阿姨唱歌!”石头兴奋地说道,小脸上满是泥土。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培土、浇水,仿佛对待一个珍贵的宝物。
种完树后,他们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轻轻地拍打着树干,如同道晚安一般,轻声说道:“风阿姨,晚安!”
这个举动,很快在学校里传开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倾听树”的行列中,每天睡前都要来跟树说说话,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这棵小树,仿佛真的拥有了倾听的能力,静静地守护着孩子们的童真和梦想。
与此同时,流浪生态记录者林念,正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用镜头记录着大自然的点点滴滴。
当他途经这所乡村小学时,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吸引住了。
孩子们在学校的墙壁上,用五彩的蜡笔,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会抱人的树”、“会唱歌的风”、“长着翅膀的小花”……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想象和热爱。
林念驻足观看,仿佛被带回到了童年时代。
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支蜡笔,走到他面前,怯生生地说道:“叔叔,你也画一个吧!”
林念接过蜡笔,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在墙角边,认真地画了起来。
他没有画树,没有画花,而是画下了一缕抽象的风痕,风痕的内部,还巧妙地嵌入了一个螺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