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克己 作品

第81章 我们烧掉的每封信,都在地下长成了根

韩松站在潜水艇的操作台前,看着屏幕上的声波波形图,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那首跑调的儿歌,仿佛穿越了时间的河流,重新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

他按下了通讯器,对着话筒说道:“晚舟,一切顺利,地核卫星检测到信号了。”说完,他抬起头,望向潜艇外那逐渐明亮的海域,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就在这时,舱外的水下草群突然又动了,拼出了一行新的文字:“下一个,轮到你了。”潜艇的灯光在瞬间变得异常强烈,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即将发生。

韩松紧握操作杆,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与此同时,深海另一端,沈知微正在执行她的例行钻探任务。

她驾驶着小型探测器,穿梭在深海的岩层之间。

突然,探测器的传感器发出了一阵异常的警报声。

沈知微立即停下了探测器,仔细观察着屏幕上的数据。

在地壳下800米处,她发现了一层奇异的岩层,由碳化纸屑与叶绿素晶体交错构成,内部嵌有微小的声波纹路。

沈知微心中一动,连忙提取了一小块样本,带回了探测器内。

她将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跳不由得加速。

那封信,是三十年前某位少女写给战死恋人的一整封信,字迹清晰可辨,虽然纸张已经碳化,但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意。

“我们以为信被销毁了……其实它们一直在往下长。”沈知微颤抖着记录下了这句话。

她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些“文字化石”呈放射状扩散,源头正是第一代信封分解器遗址。

她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少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下了一封又一封未寄出的信件,这些信件最终化作了大地的一部分,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韩松收到沈知微的报告后,立刻组建了一支勘探队,前往全球多个“高悲伤指数区”进行调查。

他们发现,这些地区地下均存在类似结构,且深度与情感压抑时长成正比。

在一座废弃疗养院下,他们挖出了一整片“信根森林”——由数万封未寄信碳化而成,根系彼此缠绕,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