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记忆 作品
第659进宫
殿试出榜。
让一众进京求学的学子议论纷纷。
也引起国子监的贵族子弟的关注。
不过。
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不以为意。
只有少数人从中看到些许与众不同。
特别是那些平常关心朝政,对当朝皇帝推崇备至的学子。
从县试,郡试,道试,会试,殿试这一套从下至上的科考体系中。
洞悉了几分皇帝的用意。
有个别行动派已经决定了。
要回乡参加县试,从一名童生开始。
哪怕是做一名被人笑话的老童生,亦是义无反顾。
这些进京求学的学子来自五湖四海。
大多都出身寒门,或是小地主家庭。
没有靠山,没有背景的情况下。
不要说进国子监了。
就是成为世家贵族的门生都难于登天。
纯靠机缘和祖坟冒青烟。
这些年来。
他们在京城也接触到了新算术,珠算,记账,拼音字母这些知识。
有的人感觉不同凡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也有人不屑一顾,认为此乃离经叛道,有违圣贤之道。
窦建德,石彤,陈延之三人在围观人群的簇拥下游街一个时辰。
享受金榜题名的高光时刻。
回到学院,三人就被院长召去。
潘微,欧阳询,虞世南,以及一众教授,博士喜笑颜开。
位列二甲、三甲的十五名学子也来了。
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十八名上榜的学子郑重其事地给院长,教授,博士们长躬作揖。
感谢他们谆谆教诲。
授业之恩大如山。
教书育人的先生在当下拥有人人敬重的师德和社会地位。
状元窦建德,榜眼石彤,探花陈延之众星捧月,成为现场的焦点。
算术馆的甄族。
农学馆的贾仲明。
冶铸司机械署武备小组诸葛信。
三人也是神采飞扬。
他们教授的学生高居前三,那是何等的荣耀。
大周皇家学院举行了热闹非凡的宴会。
虽然,大家还不清楚中榜进士能否做官。
但他们相信陛下,推行科考绝对不是过家家好玩。
……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