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修仙者 作品

第593章 宏观和私欲(第2页)

当他在王宫接到老友来信时,他才知道自己这位老友,不仅只是接到了纵横家的来信,还早就得到了秦国玄衣卫的招揽。

他不仅给自己写了信,还给了一份王宫的布防图。

没错,就是经过他查漏补缺后自以为没有刺客可以攻入的齐国王宫布防图,上面甚至连哪座宫墙旁哪一刻会有暗哨都一清二楚。

与其说是被劝来的,还不如说是被威胁来的。

“因为我知道你重情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等在这的文士说道:“而且你真的来了,还没给齐王打任何招呼,你也认同信中所言,不是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信中,他直言天下大势已经如此,他没必要为齐国陪葬。

相反,若他真的想保住齐王建的命,那还不如提前去秦国建立一番功业,到时候再以自身之功去向秦王求情,以秦王的大度,齐王建极有可能不会死。

如果他不认同,那他怎么会来呢?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懂得感情。

这在许多时候是缺点,但也是人类最大的优点。

剑客没说话。

也不知道是认同还是不想回答。

将自己带着的剑放到了客栈的房间里后,他在城中闲逛起来。

前方有两个青年,衣着华贵,正一边散步着一边对着周围指指点点。

“两位小友,不知这新郑城的招贤馆在哪?”

两人似乎是愣了一下。

随即,一个看上去孟浪些的青年才说:“秦国各郡城的招贤馆都在郡守府衙门一侧,你去了郡守府门口就能看见了,郡守府在城北。”

“多谢!”

他正准备离开,那个青年却再次开口了:“你现在就要去招贤馆?”

“正是。”

“按照秦国制度,郡一级的招贤馆,哪怕通过也只能在本郡内分配,最开始一年的小吏考核或者为官考试,范围也只能在本郡。”青年看向了他的手:“观你之手,你应当有足够武艺在身,大可以去试着从军,或者去咸阳的招贤馆、三大行总部,三大行如今正大力开拓其他异域商道,护卫工钱很高的。”

中年剑客笑了笑,看到两人也和自己一样要去往城北,不由得说了起来。

“我不适合为官,至于从军……”

“如今秦国的武器,已经不适合我这种人了,秦军已远非昔日可比。”

“至于去咸阳,那倒是不必,我闲云野鹤惯了,还不如就在咸阳当一小吏度过余生。”

青年顿时目光赞许,仿佛对他这种躺平的态度很是理解。

“是啊,人生如此,何必去大城市挤呢?”

身旁,另一个青年眉头一皱,对这种言辞很是不喜。

“哎,你是哪国来的?”

“齐国,山野闲人而已,比不得两位身份。”

“我们也只是大户人家而已,又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总归是秦国的,比我这种外来者要好。”

话音刚落,另一个青年忽然略显严肃的说道:“你对这种身份之见很在意?”

中年剑客停顿了一下:“也不是说在意吧,只是秦国朝廷虽然对我等一视同仁,但秦国民间许多人还是有些瞧不起我们的。”

“比如?”青年来了兴趣,追问道。

“比如我来时的路上那个秦人商队,最近不是秦国年节吗?秦国因为放假之日缺人,他们就从齐国调了一些人手来,然后事情变多了许多、加班工钱也省了许多。”

“更有甚者,我听说一些商行特意从五国招揽人手在秦国边境驻地,由于秦国律法规定的工钱差异,使用五国人可比秦人自己便宜多了。”

两个青年对视了一眼,一人目光深沉,一人无所屌谓。

“还有别的事吗?”个头稍高、面容较严肃的青年再次问道。

中年剑客想了想:“不知道辞工之事算不算。”

“什么辞工之事?”

“就是对一些长久雇佣的人,尤其是对在五国招揽的人,秦商若想提前开除他们,会先把他们调回秦国国内,然后再开除,这样可以免去一笔工钱、不用提前通告,当天开除。”

“这样一来,五国人在秦国内人生地不熟,而秦商又能和当地官员打招呼,他们举报也没什么用,当地官员不会为了这种小事而影响政绩;但如果是在五国,他们可能会跑到最近的秦人使馆,当地秦使为了政绩很可能会把事情往严重了写以增加他们的功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