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修仙者 作品

第538章 十年末(第2页)

蜀郡和陇西郡更是将各种数据全部超过了年初目标的三倍以上,光水泥化道路就修整了七条,开垦的田地、钱粮税收等等一样远超原计划。

但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大家都没挨骂,那不是又处于同一个水平线吗?

可另外有人得了夸奖,那其他没得夸奖的人,岂不是相比之下就显得毫无作为?

“诸位爱卿,可要多和李郡守等陇西公卿学学。”

嬴政说:“陇西郡这一年来,不仅在郡内各项工作上完成了目标,还额外派出官员去塞外的月氏友好部落指导,以至于如今月氏南部大部分部落都对秦人心生好感,更加有助于秦人走出去。”

“另外,规划给陇西郡的土地红线中,陇西本只能拿出十万亩种植非口粮作物,但陇西不仅没用完,还额外开垦出了数万亩荒地,另外种植。”

“李郡守在年终报告上说:一郡之地关系万千民生,百姓之粮重于口腹之欲。”

“这等为了保证口粮安全留出冗余量的行为,值得诸位学习!”

李珂赶紧起身回道:“臣不敢居功!都是大王和国师英明,府衙众臣工努力,陇西百姓勤劳所致,臣只不过恪守了本分。”

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让其他一些郡守心里极其不爽。

你这都只叫恪守本分的话,那我们这些堪堪完成目标的算什么?

算废物吗?

你陇西郡要不是靠着西域商道,你们能有今天?

真是不知羞耻……

至于那另外开垦荒地不动原本土地的事,你陇西郡从西域买了多少奴隶你们不清楚吗?说不定你们开垦了十几万亩田地,却只上报了几万亩呢?

换我我也行!

嬴政将众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他自然知道陇西郡是靠着地利之便才有这种提升的,可他依旧要拿出来当典型夸奖。

官僚是个很奇特的物种。

在李缘出现后,秦国不仅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还没有了统一的压力,这帮官僚就开始变了心思了。

从原本担心秦国是否能统一、自己能建多少功业,变成了自己能在秦国的发展中得到多少利益——反正天下是我们的了,大王又不会滥杀,我们又为秦国流过血,借着大发展得点利益怎么了?

人一旦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欲望就会无限膨胀。

这个道理,用在这帮官员身上也差不多。

这可不行。

他要的,是一帮能和他一起为了秦国强盛发展的官员,而不是一群只想着躺在功劳簿上、知道自己不杀功臣之后就想着敷衍的官僚。

其实很多郡都有可以超额完成计划的能力,却只有陇西郡一个一骑绝尘。

这当中的问题,让嬴政很不爽。

各郡的汇报结束之后,是各个中央部门的总结。

工部依旧和去年一样,工程进度受到了农闲时间的影响,只能算堪堪完成——但这也没办法,因为这涉及到了秦国最根本的问题:缺人。

商部则上半年进度喜人,全国商贸额直接数以亿计,可下半年随着西域动荡和月氏东胡的战争,商税减少了许多;但总体还是满足了工作计划的,出口贸易的商税都超过了六千万。

科学院则有些尴尬,因为各方面技术的进步并不是很快,可钱财消耗又极大。

轮到外事部时,外事部没多说别的,只是拿出了一个订单。

塞琉古帝国三王子请求购买大量秦国物品,几乎包括了除军事武器外所有的东西,至于价格,随便秦人提——他本来想过购买武器,但秦人不卖,却表示可以允许他们派学生来学宫学习。

当然,到时候学不学得到……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现在,其已经拿出了大约两百万钱的定金,并且承诺只要有人跟他回国,他以性命做保会让他爹同意与大秦建交;两国之后每年的商贸金额,他承诺不会下于一亿钱。”

众人有些不信……

毕竟路途遥远不说,听说他们那还有战乱威胁。

但嬴政心里是信的。

如果塞琉古帝国真的铁了心想要背靠大秦往西打,他们绝对能做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