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明月几时有(第3页)

这一幕,很短。

第三幕,苏辙要去南都了。

兄弟俩很沉默,苏辙站在船上,苏轼在岸边,此去一别,又不知几个中秋。

临别了,苏辙写下词句。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轼不出意外的,又掉眼泪了。

骗完观众的眼泪后,幕落再起。

兄弟俩携手合唱,用的现代调子,明月几时有,徐州中秋对唱。与君世世为兄弟,明月可证。

大明的中秋演出,则是完全弃掉了诗词,拜托,唐宋在前,我大明玩这个,这不是找不痛快嘛。

大明的艺术,那有的是。

节选自《拜月亭记》的第三十二出,幽闺拜月。

老南戏一出,这次搭上了字幕,可算叫观众看明白了唱的是啥。

有些个被子女拉来景区玩的老头老太太更是没多久就嘴里跟着咿咿呀呀起来。

嘉应州可是有粤省汉剧传统在的,小时候村里总会有那么几家人一个大喇叭,全天放戏曲。

没多久,被拉来景区的老人就摁着自家儿女的头开始安利戏曲了。

什么我们小时候呀,逢年过节都能听,现在都没啦。

什么帮我买个年票,你一年到头不着家的我不如来这待着养老也不差。

还有《彩毫记》里的第十五出,游玩月宫。

明人唱着唐代故事,又把后台的李隆基给得意到了。

看到没看到没!这是徒子徒孙在致敬自己啊!

最后,是朱棣祖孙三人合唱歌曲。

《英雄莫问出身》

本意是想歌颂下老爷子。

然而,扶苏带着霍去病鬼鬼祟祟到了调音台。

“你确定要这么干?”

“必须啊,你想啊,明人光唱戏了,一点节目效果没有,太古板了,咱得帮他们啊!帮我盯着哨。”

“你确定不是因为朱家之前说秦王暴君?”

“我扶苏是那种人吗?”

(晚会是真费劲啊,几十个网页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