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众华国的威名从此屹立于东方(第2页)
孩子的父亲和爷爷们好多都湿红了眼眶。
祖坟冒青烟啦!
祖宗显灵啦!
家族有望啊!
小小少年们走到皇帝的面前,规规矩矩的站成横排。
激动通红的小脸儿洋溢着纯真的微笑,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即使紧张得有些发抖,但依旧能喊出小小少年心中最响亮的口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为众华天天向上!”
“我们是众华的希望,我们是众华的未来!”
“众华有我,山高水长,热血满腔,国之栋梁!”
“为众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众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幕让徐焕也为之热泪盈眶。
儿时她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宣誓,那时候她的心里是火热的,是充满斗志的,是刻骨铭心的。
那种感觉伴随她的一生,哪怕最后到了末世,她都没有丧失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
徐焕在心里给皇帝公爹疯狂刷赞,她曾经说过的词儿全都用上了!而且用得非常巧妙。
孩子们将来一定也会像她一样……“国家就是我最后的底线!”
这以后那些孩子的家长不得往死里给皇上打工啊!
文雅的说,那就是“为众华鞠躬尽瘁,至死不懈!”
皇上用朱砂笔为每一个小小少年在眉心上点了个红点,这叫朱砂开智。
这是孩子入学时的一个仪式,寓意着眼明心明才能好好读书好好做人。
皇上亲手为他们开智,意义非凡。
随后皇上对台下宣布:“这是我们开国第一批被选中进入国家学堂的学子,他们将会接受我们众华的新型教育,学习众华新开创的文字和学问,学期九年,免除一切费用。
国家学堂将会遍布每一个县镇,任何身份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
未来,众华的孩子,没有文盲!!”
比起宫内,更激动的是宫外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商户和农民,自发的面向皇宫不停磕头,一声声谢恩与感激连绵不绝,虽然嘈杂但却响亮。
他们今天怕是要把头磕破了才能表达出他们的高兴和感激。
小小少年们退场之后,杨锋太尉带领百名士兵在台阶下的广场集合。
士兵们行如一阵风,肃穆而立,站似一棵松。
杨锋太尉行的是单膝跪地的军礼,高声道:“报告华武帝!百万大军各营精锐代表集合完毕!请皇上检阅!”
徐焕对燕铄嘿嘿一笑,这个百万大军的说法就是徐焕告诉他们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那些外国人自己瞎猜去吧,没准人家还觉得咱们隐瞒了实力呢。
其实精锐也不是真的精锐,他们只是长得比较高,样貌比较冷峻严肃而已。
皇帝挥手,“太尉辛苦了!”
杨锋起立以拳捶胸,“为国家尽忠!为人民服务!不怕苦!”
宫外又沸腾了!
军队不再是保护皇族贵族的专属,他们同样也会保护老百姓。
华武帝给了百姓们满满的安全感。
这样的皇帝他们太爱了!
皇帝再挥手,“将士们辛苦了!”
士兵们立刻背手跨立,铠甲整齐的“咔咔”两声,随后响亮的口号冲破云霄:
“生是众华人!死是众华魂!此生不悔入众华,来世还做众华人!”
紧接着就是团体操一般的拳法展示,哼哼哈嘿!铠甲摩擦得“咔嚓”作响,给每一个动作都增添了一股杀气。
这套拳法是杨锋将军自创的,非常适合军营里的日常训练。
但龙城关那边现在已经不用这套拳法训练了,他们现在打的是军体拳,确切的来说是杨远威改进了的军体拳,每一招一式都碾压他爹自创的那套。
“生是众华人!死是众华魂!此生不悔入众华,来世还做众华人!”这句话过了一会儿被传话官传到了宫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宫外再次被点燃了热情,一些小青年不约而同的齐呼着这句口号,喊得面红耳赤,喊得热血沸腾。 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宫外的人全部都在跟着喊。
皇上很高兴百姓们能有这么大的反响,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也是想让那些外国使臣们看到的场面。
司仪看了下日冕的时辰,走最后一个流程。
普天同庆,与民同乐。
华武帝牵起皇后的手,对着台下的臣民高声宣告:“众华国自此屹立于东方!新纪元自此刻开启!吾必倾尽毕生心血,引领众华迈向全民小康!”
“嘭嘭、嘭嘭、嘭嘭了隆咚呛呛!”
徐焕闻声伸脖子往台下看。
从两侧甬道走出一个大型的腰鼓队,穿得红红绿绿十分喜庆,他们各个面带灿烂的笑容,一边打鼓一边跳舞。
舞步很简单,像极了东北大秧歌。
这……好像是徐焕有一次跟燕铄闲聊说起红旗小镇店铺开业的时候想搞一个威风锣鼓热闹热闹,没想到这个主意竟然用在了开国大典上。
皇上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表演,高兴得哈哈笑道:“有喜欢热闹的可以跟着一起跳!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都放松放松!”
这节目徐焕不觉得怎样,但把这些古人可新鲜坏了。
在朱文山的带头下,文臣纷纷下场扭起了大秧歌。
尤其是那些监察部门的老头们,岁数大了手脚不协调,像个八爪鱼似的手蹬脚刨,把大家逗得那叫一个乐呵,简直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武将们不能动,他们大部分都有安保任务在身,于是就让参加检阅的那些“精锐”作为代表加入进去。
孩子们更是撒了欢,跳着、笑着、闹着。
徐焕觉得这场面实在是难得一见,赶紧挥笔“唰唰唰唰”抓紧画下来。
腰鼓队在宫内跳了一会儿,就到了开宴的时间,他们按计划走出宫门,沿着正街一路跳过去。
不一会儿,威风锣鼓队就燃爆全城,后面跟着长长的百姓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过年都不见得有这么热闹。
还有好多会乐器的也一起加入了进来。
威风锣鼓队变成了威风交响乐团。
这场面可把李老大和李老二两个衙门口的人忙坏了,一直在街上维护治安,就怕出乱子。
但好在今天百姓们心里都热乎乎的,没人闹事,哪怕相互磕磕碰碰也都客气的说声“没事没事!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