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森 作品

第771章 为什么不假设是梁王武三思(第2页)

不过,狄博通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的痕迹,未来他最着名的一件事,就是认识了诗仙李白,并和李白关系很好。

第二位侄子狄宗,他的学问是狄光远亲自抓的,这些年一直被狄光远带在身边,直到潞州案发,狄光远要去潞州给狄光昭擦屁股,父子这才分离数月,最后狄光远转任魏州刺史之时,这才带上了狄宗。

狄宗也颇有才华,稳重坚毅,性格方面不像他父亲狄光远,更像大伯狄光嗣。

狄光昭家里的狄柯,那就不必说了,四书不读,五经不会,能力几乎没有,连《论语》都死记硬背不下来。

对此,李存希无奈,早年和狄柯待在一起的时候,他就知道,狄柯注定是一个不应该掺和政治的思想家。

因为他不喜读书,也不喜声色犬马,唯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待在没人的地方,思考天地万物的道理。

只是,未来注定留名的思想家,在当代一定会遭遇诸多的挫折,就好比现在,狄柯面带悲恸,看着李存希手里的《论语》,一时半会儿憋不出来一句。

“小叔叔,饶了我吧,我是真不会啊!”

狄柯瘪着嘴,悲伤无比。

李存希无奈的合上了阎立本手抄本的《论语》,叹了口气。

据说这三兄弟今年都打算参加科举,狄博通和狄宗他都不担心,唯有狄柯,啥都不会。

真进了考场,那也是干瞪眼。

“那你还参加科举吗?”李存希问道。

狄柯嘿嘿一笑,坐了下来,说:“小叔叔,这要不是我爹非要让我参加,我就是死,也不会去考的。”

对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回答,李存希无言以对,也没办法反驳。

这就是个不爱学习的,能有什么办法呢。

赶鸭子上架的话,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行吧,那就不参加了吧,大不了你等几年,我想办法让你历练一下。”

李存希放下《论语》,转变了想法。

他这个秦王跨过科举,随意保举一名县令,在当前的大周,也不会有人反对。

毕竟,张昌宗那个男宠,都有资格保举县令,他效仿一下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