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法师入宫
柔和的光线映照着年轻帝王逐渐舒展的眉头,那紧锁的“川”字纹路悄然淡化,也映照着法师古井无波、如同承载着千年智慧的面容。宇文顺吉心中那滔天的戾气并未完全消散,堆积的巨石依然沉重。但在这方寸之间的宁静禅房与寒遂法师那深邃如海的佛法智慧面前,它第一次真正地被“度化”了一丝,被驯服了一角,被那清凉的智慧之泉浸润、安抚。一股前所未有的、炽烈的探寻欲在他心底悄然滋生——这能抚平他心中狂暴波澜、照见深渊暗流的佛法,究竟蕴含着何等精深的智慧与力量?这位不动如山、片语直指人心本源、字字重逾千钧的寒遂法师,又还能带给他怎样颠覆认知的清明与洞见?
夜渐深,万籁俱寂。禅房内的低语未曾停歇,从最初的帝王诘问,渐渐化为求法者虔诚的叩问与智者醍醐灌顶的开示。宇文顺吉对寒遂法师的倾慕与对精深佛法的向往,如同得到久旱后春雨滋养的种子,在这一夜,悄然破土,伸展出渴求光明与清凉的稚嫩枝叶。弘德殿的阴影,似乎被这禅房透出的一线微光,悄然推开了一隙。
……
自那夜在余乐府邸的禅房中与寒遂法师一番长谈,宇文顺吉胸中那股几乎将他焚尽的狂躁怒火,如同被一场无声的细雨悄然浇熄了大半。那份因暗影窝囊之死带来的奇耻、钱雍隆逃脱带来的暴怒、以及蜀州虽复而云州生变带来的沉重,虽未彻底消散,却仿佛被一层沉静的薄纱笼罩,不再如烈火般灼烧着他的理智与尊严。
寒遂法师那平静如古井的声音,那洞彻人心的深邃眼眸,以及那看似平和却字字直指人心的佛理,如同带着奇异魔力的钥匙,在他厚重的心防上撬开了一道缝隙,让他瞥见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清凉澄澈的精神世界。
回宫后,弘德殿似乎不再那般令人窒息,连堆积的奏疏也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他尝试着按照法师所言,先“观”其怒火的翻腾,而非立刻被它吞噬,再思索其根源因果……虽然帝王固有的强势与掌控欲仍时常反扑,但这种尝试本身,已带来了一丝前所未有的解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