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设计埋伏(第2页)

徐凌只是稍微思忖,便立刻说道:“兀县西北五里处,有一片峡谷。”

赵牧眼睛一亮,说道:“峡谷多宽,多长?”

徐凌回忆道:“起码有五里长,宽大约只有几十丈。”

听到这话,赵牧立刻就决定了,他要在徐凌说的这片峡谷埋伏那三千名蛮族骑兵。

“好!那我们这次就在子凌说的那片峡谷设伏,至于如何引诱对方上当,那就要看简桓的了。”

赵牧郑重点头,随即看向简桓。

简桓如今在赵牧的麾下,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

虽然简桓手下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人,要比王武和韩冲手下的兵力都少上许多。

可赵牧还是给了他一个副将的名头,其他副将

但简桓麾下没有校尉,只有三名统领。

而他麾下的三名统领,也分别来自三方势力。

其中一人,是他从逐北卫带出来的老部下。

另一人,则是从韩冲那边选过来的强将。

最后一人,则是第一批追随赵牧难民中的陈芒。

陈芒如今还未归队,他那一营人马暂时由齐龙管理。

对于这样的安排,虽说也是做了针对性的考量,可以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算是平衡三方势力。

以王武、闻志为首的这些最早追随赵牧的人,以简桓为代表的逐北卫残部,以韩冲为首的四千士卒。

这其中,简桓代表的逐北卫残部无疑是最为弱小的。

但他们存在的意义,便是为了证明太平县城墙上的一次次血战。

只要他们在,就不会有人忘记逐北卫。

简桓虽然投靠了赵牧,但他身上有着极强的逐北卫烙印。

虽然简桓从来都没表示过什么,但赵牧对他其实是一直特殊对待的。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骑兵将领十分稀缺,另一方面也是表示他对逐北卫曾经在太平县数次血战的尊敬。

赵牧刚到太平县的时候,逐北卫虽然早已经糜烂不堪。

但在历史上,逐北卫却是一支十分有血性的队伍。

哪怕数次被蛮人击溃,甚至是全军覆没,可逐北卫的番号一直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