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 作品

第五十二章 招攻策决陋营候(第2页)

……

济阴南城头。

孟海公裹着厚厚的裘袍,与孟啖鬼、成子路、蒋善合等,凭垛远眺。

汉军筑营的地方在十余里外;离城三四里处,有两个守军的营寨,这时都是紧闭营门。

遥观汉军热火朝天的筑营场景,成子路面带忧色,低声说道:“大王请看,汉军阵列严整,渡水筑营,法度森然,非乌合之众可比。观其营盘虽未成,然气势已足,实乃劲敌。”

孟啖鬼本就对成子路此前劝降耿耿於怀,闻听此言,重重哼了声,斜睨他一眼,转而指着城下远处,对孟海公说道:“阿哥莫听他长他人志气!甚么法度森然,气势已足?阿哥你且观之,汉军当真骄狂,筑营之地,离我城外两营不过十里上下远近,而却连像样的警戒游骑都不多派,竟敢如此托大,分明不将我军放在眼中,何来森然之说?李靖果然庸才,不谙军略!”

带着点惋惜,说道,“只是可惜,可惜!没想到李靖这般不济。不然,就该在济水边设下伏兵,先冲杀他一阵,灭灭他的锐气。白白错过了大好时机!”

他搓着虬髯,望着汉军不怎么设防的筑营状况,又望望黯淡下来的天色,眼前一亮,一拍垛口,说道,“夜色将至,汉军今日必筑营不能成。阿哥,俺有一计,足保大破汉贼!”

……

“大将军,孟海公召集诸县兵力,济水都不守了,全军龟缩济阴县城,明显是畏惧我军。他真的敢今夜出袭么?”汉军中军大帐门口,马周摸着下巴,望着济阴县城,狐疑地说道。

李靖安坐帐中,正就着灯火翻阅案卷,手边一盏温热的茶汤散发着淡淡香气。

他抬起头,温和笑道:“宾王稍安勿躁。孟海公从弟孟啖鬼,我颇闻其名,素以悍勇自负。他见我筑营之际,戒备松懈,而现已暮深,入夜后,我军的营地又一定难以筑成;兼我初次领兵,外无声名,他势必小觑於我,岂肯放过这‘天赐良机’?且坐,静待便是。”

马周见他如此笃定,心下稍安,却仍半信半疑,难以静坐。

渐渐入夜。

汉军在城南、城东都筑了营地,各是两营。四个营地皆没有建成。依照李靖军令,各营停下了修筑,兵士入进简陋构成的营区内,晚饭之后,搭起帐篷休憩。

马周、柳亨等陪着李靖在城东中军营的帐内,紧张地等待。

时间在更漏声中缓慢流逝,帐外寒风呼啸,更添几分焦灼。

两人时或到帐门口,掀起厚重的毛毡门帘,向西边的济阴城方向张望。

寒风灌入,吹得案上灯火摇曳不定。

东城墙上灯火稀疏,除了守卒巡弋的身影,并无丝毫异动。侧耳听之,南城也无动静。

“大将军,”马周放下门帘,回到帐中,愈发疑虑,却见李靖安坐从容,喝着茶汤,看着文书,忍不住再次出声,说道,“快三更了,城内还没动静,孟啖鬼不会出袭了吧?”

李靖却依旧从容,笑道:“宾王,且再等等。”

马周到底年轻人,不够沉得住气,坐不住,坐一会儿就起来去帐门口看,来来回回多次。

三更鼓过,城东方向依旧沉寂,南城方向也是静悄悄的。

如果出袭,三更前后是最好的时间段,城中却到此际还是没有动静。马周颇是失望,只怕是李靖判断错了!“大将军。”他说道,“三更已过,城内与城外贼营皆无动静。看来,孟啖鬼并未中计。大将军预先的布置,怕是……”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意思却已明了。

他言下之意,李靖的预判,恐怕要落空了。

话里还得带着一点更深层的担忧。

不仅布置落空,如李靖自言,这是他头次领兵出征,而此谋又是他此战的头一谋,则如果落空,首战便显失算,对其在军中的威望,恐非好事。他深得李善道厚爱,对李善道忠心不二,知道李善道对李靖的重视,并且出任李靖的长史后,李靖不以他年轻、非高门子弟而有轻视,相反很尊重他,以礼相待,他对李靖也很有好感,是以不免便於此时,因此替李靖悬心。

李靖放下手中文书,却仍从容不迫之态,他温声说道:“宾王,不必着急。你且坐下。”转看了眼一旁的柳亨,“长夜漫漫,不如你与记室对弈一局,我来观战,差堪消遣,何如?”

柳亨出自河东柳氏,下围棋是个高手。

从吏便取来棋枰、棋子。

马周无奈,只得强打精神坐下。

两人刚布下几子,帐外陡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很快被亲兵放入,几名斥候冲入帐内,为首一人脸颊冻得通红,眉毛胡须都结着白霜,难掩兴奋,单膝跪地,急声禀道,——话声也被冻得不太利索:“禀大将军!城东!城东有动静!约莫百余人,正从城头缒绳而下!”

“当真?”马周霍然起身,大喜之下,脱口问道,“带队贼将何人?”

话一出口,便知失言。夜色深沉,并且缒城而下,岂会打旗号?

柳亨反应极快,接口说道:“城东而出?城东正对我中军大营。这是奔着大将军来的!胆大包天,必是孟啖鬼无疑!”

李靖抚须而笑,抚掌说道:“奔中军来也好,倒省了擒获他后,再送来中军的麻烦,”

令斥候下去休息,便令召屈突檀越、韦千里。

两将赶到。听了李靖转述的城东贼出的敌情,却他两人等了这半夜,也都已是疑心李靖谋料错了,却见真如李靖所料,登时又惊又喜,摩拳擦掌,齐声叫道:“大将军谋算如神!”

李靖言简意赅,令道:“按先前部署。切记,不论贼首将是否孟啖鬼,务必生擒,不可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