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毒计!震惊整个大明朝!(第2页)
“这是哪个小子?不会是我家老四吧?”
徐达最是看不惯朱元璋这副炫耀嘴脸,所以直接上前,暴力拆开了糊名纸张,露出了下面的名字,果然正是朱棣!
“陛下英明!”
“还真是你家老四!”
徐达没好气地出言挤兑,惹得老朱怒目而视。
可不等徐达开口,老朱就突然换上了一副笑脸。
“天德,你家大闺女还没有婚配吧?”
徐达一听见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陛下,军中不谈儿女情长!”
你个老货,还惦记我家闺女了?
你家老四什么德行,你自己不知道吗?
老朱碰了颗软钉子,索性也不再提及此事。
继续看下去,老朱那是越看越不耐烦,除了武试突出的那几个好苗子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出色文章。
“来人,把这些腌臜文章,全都扔出去,给朕一把火点了!”
听见这话,众将都有些哭笑不得。
徐达却是从里面取出了李祺的策论。
“陛下,这个兔崽子的策论,您可得认真看一看!”
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讶然,接过一看又皱起了眉头。
“这么厚?”
没错,确实很厚。
寻常答卷不过一张纸,最多不过两张纸就顶天了。
但李祺却是整整齐齐地写满了四张大纸,洋洋洒洒地叙述了他心中所想!
是以当朱元璋看到这份答卷时,也不免多了几分慎重。
“这字……倒是不错。”
朱元璋先是粗略地扫了一眼,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毕竟李祺原主可是埋头苦读多年,本身就是个才子,写得一手好字。
“呵呵,上中下三策?他倒是好大的口气!”
老朱同志忍着不耐烦,先是看了下策,随即嗤笑一声不予置否。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李祺所提的中策,神情顿时变得肃然了起来
。
“这中策倒是真有几分可取之处,与老四所论不谋而合。”
随即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向下看去。
他倒是想要看看,李祺这个“不孝子”,还有什么计策,能比老四更加出彩,称之为“上策”!
然而当他看清上策里面的内容时,却是整个人身子一颤,几乎本能地坐直了身体。
“这……这……”
太毒了啊!
徐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顿时咋舌不已。
冯胜、邓愈和李文忠也走了过来,他们瞧见大将军怔怔出神,所以也颇为好奇。
“徐天德,怎么打了这么久的仗,字都不认识了吗?”
冯胜打趣道,一脸不怀好意。
“哈哈哈……你还真别说,还真有可能!”
李文忠也插了嘴,以报这徐达刚刚叫自己小名之仇。
邓愈就是笑笑不说话,作壁上观。
老将们见面就互喷垃圾话,倒也不是没有原因。
从渡江之战开始,老将们争出征,争战功,争战利品,争爵位,争赏赐,狗屁倒灶争了大半辈子,不知积累了多少恩怨,见面后自然没好话。
徐达懒得理会这些混账,将李祺的答卷中最关键的部分递给了冯胜。
“看看吧!”
“李太师真是有个好儿子啊!”
众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接连查看之后,一个个脸色瞬间大变,跟见了鬼一样。
“这……这……太毒了吧?”
“乖乖!这兔崽子就该进军中啊!日后肯定又是个冷面杀神!”
“此举有伤天和,且干系太甚,只怕难以推行!”
三位顶尖名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李祺之计,简直就是毒计,足以坑杀所有草原蛮夷的那种!
徐达从李文忠手中接过答卷,然后轻笑道:“此事重大,你我都没有资格做出决定,还是一同面圣去吧!”
三人自无不可,他们也想知道,皇帝陛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中军大帐里面,朱元璋正和太子朱标闲聊。
“标儿,你觉得今日这场演武如何?”
老朱同志问的当然不是演武怎么样,而是参加演武的宗勋子弟怎么样。
太子朱标温仁宽明,聪敏孝爱,自然明白老朱的意思。
“新一代子弟中,徐辉祖、冯诚、邓镇他们三人可为将佐,而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四弟了!”
“技压群雄,骑射无双,四弟当真是天生将种也,日后必为我大明柱石!”
朱标笑呵呵地开口道,满脸骄傲之色。
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同样露出了欣慰之色。
“是啊,老四是个有出息的,日后必定成为你的得力臂膀。”
“倒是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算了,不提也罢!”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他朱元璋现在这些儿子里面,最优秀最出色之人,无疑是太子朱标。
温仁宽明,聪敏孝爱,文武双全,温文儒雅,慈仁殷勤……不但颇具儒者风范,而且武备军略方面同样不差,堪称完美的储君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