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尘 作品

第773章 铁血!得学欧洲人的狠辣!(第2页)

元代设宣政院统辖西域,看似疆域辽阔,却固守蒙古旧俗。忽必烈虽推行部分汉法,却在西域保留大量分封制与驿站军事体系,拒绝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

结果,不到百年,西域诸汗国各自为政,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与西域色目人联合抵制汉化,最终元朝被逐出中原,退回草原。

历史的教训清晰可见:武力能暂时慑服,却难以长久维系统治。若不将中原礼制、儒学教化融入当地,即便强如蒙古铁骑,也终将重蹈覆辙——或因民族矛盾激化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或被当地文化反同化,使王朝根基动摇。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才使鲜卑族真正融入华夏;清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同时广建官学、推行科举,以儒家典籍为教材,方保百年安宁。

这些案例无不证明,唯有以文化为纽带,方能让西域成为华夏版图不可分割的部分。

“惟恭厉害啊!”李祺听罢,由衷竖起大拇指。

卓敬的见解与他不谋而合。

朝堂之上,那些酸腐儒生动辄鼓吹“怀柔之策”,主张以仁德包容西域部族,甚至提出“海纳百川”的空谈。

但李祺深知,历史的教训足够惨痛:若无铁腕手段,仅凭空洞的仁义,只会重蹈前人覆辙。

卓敬比任何人都清醒。

他明白,西域之争本质是文明的碰撞,绝非简单的部族冲突。

只有以强硬姿态推行汉化,才能真正将这片土地纳入大明版图。

李祺望着苍茫前路,神色凝重:“惟恭,此番西征,你我二人还有徐辉祖,恐将背负千古骂名。史书或许会记载,我们一路杀伐,尸横遍野,驱离无数部族……”

“但为了大明的千秋基业,为了华夏子孙能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他的思绪不禁飘向万里之外:自大航海时代起,欧洲人便以海盗之姿,在全球掀起腥风血雨。

葡萄牙船队率先绕过好望角,用坚船利炮轰开非洲海岸,将贝宁王国的青铜工艺付之一炬,数以万计的精壮劳动力被铁链捆上贩奴船;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率领不足千人的队伍,利用天花病毒与离间计,摧毁阿兹特克帝国,将特诺奇蒂特兰城的黄金熔铸成便于运输的金条,玛雅文明的象形文字典籍在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中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