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兵抵西域!乌斯藏来使!
嘉峪关,雄踞西北咽喉,素有“西北第一关”之美誉。
随着十万大明精锐自中原腹地陆续开拔至甘肃,这座千年雄关摇身一变,化作一座庞大的军营。
旌旗蔽日,金戈耀目,浓浓的硝烟气息开始在整个西北、西域弥漫开来。
大明出兵十万攻打西域的消息,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在西域各地传播开来。
一时之间,从广袤无垠的西域大漠,到遥远神秘的乌斯藏,大大小小的部族无不人心惶惶,提心吊胆。
乌斯藏地区,即便寒风凛冽、冰雪漫天,当地势力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星夜兼程派人前往大明京城,向大明天子进贡,试图以此表明他们对大明的友善之意。
这几年,大明的崛起之势如日中天,军力强盛无比,无论是乌斯藏,还是西域各部族,都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样,不仅变得更加强大,还愈发好战,积极对外扩张。
北面,蒙古人在明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东边,倭国与朝鲜也被纳入大明的影响力范围;南边,南洋诸国纷纷俯首称臣。
如今,大明的目光终于投向了西域。
在嘉峪关内,李祺的大帐之中,炭火熊熊燃烧,驱散了塞外的严寒,使得整个大帐温暖如春。
一张巨大的西域地图在案几上展开,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尽在其上。李祺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两旁的将领,心中满是欣慰。
徐辉祖、蓝玉与傅忠等大将已经提前一步杀去了西域,此刻留在这里的将领都是皇家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战将。
他耗费巨大心血筹建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如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过两年多系统培训,从军事学院走出的将领们,与传统将领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将领,身上多了一份儒雅之气,他们每日勤奋读书,不仅学习识字,还钻研各类兵书战策,研习行军打仗之道,甚至对天文地理等知识也广泛涉猎。随着知识的积累,书卷气自然而然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
然而,儒雅并未消磨他们的阳刚之气,每个人都斗志昂扬,目光坚毅,自信满满,尽显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