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191章(第3页)
教室还是挺完善的,好歹有六间教室。
但是每一个年级的孩子人数都不一样。
有多有少,而六间教室里,只有三间教室有老师。
校长姓胡,胡校长现在还是代课老师,拿着三百八十元一个月的工资,时常接受着老师的变动和学生的流失。
“男孩子好歹还能学到高年级,一年也总有那么一两个能去镇上读初中的;女孩子一般读两三年书,有个十岁左右就不能读了,就得回家干活儿。”
“这么小能干什么活儿呀?”
“家里不是还有小的弟弟妹妹吗?他们的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
难怪他们敢生一群!
所以,山里山外带孩子也和三十四年前一样保持着传统习惯。
“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就开始物色人家了,十八岁大多数已经当妈……”
好好好,果然和三四十年前一样,当年自己也是十八岁出嫁十九岁当妈。
只不过,现在再来看就觉得女孩子们可怜,都还没去见过外面的世界就要围着锅灶转,自己都还是孩子就已经是孩子的妈了……
要改变这些,还是得上学,可是,家里人却不同意她们上学,而她们也觉得上学不好玩,很辛苦……
所以,还得从根子上改变家庭观念,这又谈何容易啊?
这一环一环的,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纯纯的就是一个个死疙瘩!
“杜总,洛厂长,方师傅,请吃梨儿。”
“山里别的东西没有,就是果树多,特别是梨树,都是老品种,口味很还好,您们尝尝。”
胡校长招待客人的还是校门口的梨儿。
“是,这梨儿果感不错。”杜红英就想好东西不被看见就没有价值了。
“是,梨儿口感不错,我那七十多岁的老妈每年都用梨儿来梨膏,二十斤梨儿熬一斤梨膏,清肺热润喉化痰很好……”
等等,杜红英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她好像找到了扶贫的好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