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41章
来自冰城的蘑菇轻松“破冰”,它不仅绽放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还一举成功打破华国外贸“土大粗”的印象,备受海峡对岸港商的青睐。它采用华国农学家最新的“菌草技术”,由实验室菌丝一步步培养,同时手握几项独创的技术,开创出北纬45度温室大棚蘑菇先例,堪称工业和农业完美的融合!
外贸部传来好消息后,副总王里特意在会上点名表扬冰城大力推广的“菌草下乡”项目。
“你们最近搞的这个菌草下乡活动,我看很有搞头,一朵不起眼的小小的菌菇,背后蕴藏了各个产业!”
温度控制用的是养猪场的粪便沼气发电,培养基使用的菌袋是他们最新研发的耐高温耐腐蚀农用塑料薄膜,还有全套食用菌培养技术……
一环扣着一环,缺一不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极高的科学素养。
陆风借此勉励其他部门的同志:
“同志们,以科技为基石,创新发展,同时结合地方的环境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循环利用粪便等废料,实现多方受益,一举多得的局面,今年的冰城很有开拓性,成绩十分亮眼、出色,诸位同志要多多学习!”
黑省农垦局的许局长受称赞,骄傲地挺起胸膛,脸上氤氲着淡淡的笑容:“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冰城,食用菌厂。
食用菌厂的同志还不知道自己在悄然之中,跃升为本地的炙手可热的工厂。
他们只知道自己接待过一批外贸部的领导,听副厂长结结实实吹了一回牛逼,接着原本还算“清闲”的工作,渐渐地变得忙碌。
低头摘蘑菇、烘干、分拣包装,二期大棚不断地启用,厂房在轰鸣的机器声中不断地扩建,各个部门破天荒地发现自己人手不够用了,每天都累得够呛。
好在厂里的福利跟上了,不仅补发了劳保用品,工作装、手套、口罩、鞋子,每个月的口粮也发足了,月底不会再用蘑菇充数发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