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216 第 216 章(第2页)

曙光厂的原住民们基本没有通不过政审的,而灯泡厂那批人还不好说。

这次工人大学招生,叶满枝把正在蚂蚁搬家的显像管车间也算了进来。

尽管还没正式工作,但大家要在一个锅里搅稀稠了,待遇必须是一样的。

所以,这次党委和人事科要好好做政审工作。

叶满枝去车间找到潘主任,将人喊到门外,小声说:“潘主任,您这次负责带人出数学和物理试卷,那试题难度尽量高一些啊!”

潘主任说:“难度太高的话,这些人可能一个也通不过考试。”

“最起码要比高考数学和物理难一点!”叶满枝悄声道,“咱这是招理工科人才,以后要当工程师的!基础数学和基础物理都学不好,那学习大学知识的时候简直能愁死个人!”

潘主任和吴峥嵘一样,都是天赋型选手,根本不懂普通人的苦!

叶满枝提议定下这样的选拔条件,其实是根据自身经历,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厂里一定要选拔出真正的理工科人才,所以考试题目必须上难度,让大家的成绩拉开差距。

工人大学培养的是政治过硬的工人,政审、政治和语文考试很关键,前两个阶段是必须有的。

但有的企业会将第二第三阶段合并,跟高考一样,把文理科目放在一起考。

这就会让很多文科强理科弱的人进入决赛圈,达不到厂里想培养和选拔高级工程师的目的。

……

本次报名上大学的条件说宽松也宽松,说难也是很难的。

有些工人心知以自己的数学和物理水平肯定考不上,索性就不报名了。

但最终的报名人数也高达四百多人,毕竟机会难得,万一能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考试地点在厂子弟校,厂领导班子、各科室的干部和学校老师一起监考。

而在工人们紧张考试的时候,叶满枝正在厂里招待省大的教师代表团。

为了给工人大学找老师,她联系了最先实行开门办学的省大。

希望省大能派出精锐力量,支援基层工厂的工人大学。

以防有的老师有抵触情绪,她先邀请省大教师代表团来厂里进行参观。

除了去年那一届工农兵大学生,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没有其他学生,很多老师并没有教学任务。

因此,这次总共来了13名理工专业的教师!

叶满枝介绍道:“咱们今年只招了两个班,一个电子专业的,一个机械专业的,届时会以工程师、老工人和教师三结合的方式向学员授课。工人大学就是要与工厂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除了每天必需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及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还希望学生们可以帮助生产一线解决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

学生解决不了的麻烦,就该由老师上场了。

所以,希望老师们有个心理准备,来工人大学任教的话,还得帮车间解决一些困难。

物理系的孙老师问:“叶主任,咱们这届学生的理科基础怎么样?”

叶满枝向他们介绍了这次的选拔方式,笑道:“肯定是优中选优的理科人才。”

孙老师微微颔首,没有其他问题了。

省大去年招进来的那批工农兵大学生,理科基础太差了,物理教研室还得派人给他们补习中学物理知识。

曙光厂这批学生要是理科基础好,她讲起课来也能更有干劲。

叶满枝带大家参观了忙碌的车间、未来要上课的教室,以及职工食堂。

“咱们工人大学距离市区比较远,又是全日制办学的,所以以后各位老师的三餐可以在我们职工食堂解决,厂里还在家属院里准备了几间集体宿舍,如果时间太晚赶不回市里,老师们可以在宿舍休息。”

老师们当时都很矜持地没表示什么。

但是回省大报名的时候,13人中有11人报了名,另两人是研究光学的,去了曙光厂似乎没什么用武之地,因此便没报名。

叶满枝接到省大的答复时,心里还有些惊讶。

她以为能有七八位老师愿意来就不错了,没想到能来11人。

不过,站在老师们的角度来看,曙光厂的条件是相当不错的。

高校开门办学以后,老师们要去工厂、农村和部队开设课堂。

与其他单位相比,曙光厂管吃管住、生源好、领导支持、工作环境也不错,那大家当然愿意去啦!

“叶主任,工人大学需要多少名教师?11人多不多?”校长问。

叶满枝赶紧说:“不多不多!热烈欢迎老师们来曙光厂授课!”

曙光厂不用给老师开工资,只出交通和伙食补贴,再给点粮票肉票。

别说11人了,就算是110人她也能吃得下。

老师不比大学生厉害嘛!

厂里的一些技术难题,可以让老师们帮忙解决!

这可太划算了!

她放下电话就联系后勤,赶紧把老师们的宿舍打扫出来,尽量安排条件好一点的两人间或三人间。

“主任,咱们还有空的单间,要不要给老师安排单间?”

“不用了,就住集体宿舍。”

条件搞太好容易引人侧目。

*

与厂里挖工程师的进度相比,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招生工作简直进展神速。

四月初,厂里公布了最终的60人录取名单。

名单要公示三天,没人被举报行贿和作弊,就可以开学上课了。

吕芳芳在这三天里坐立难安,提心吊胆,生怕中途出了什么岔子。

等她正式接到“滨江曙光机器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得知自己被机械专业录取后,她倏然脱力地瘫坐到了椅子里。

因为家里无法继续供她读高中,她初中毕业就考进833厂当工人了。

她脑子活,手上技术好,不到三十岁就是四级工,但是学历是道杠,由于学历太低,她一直无法参与技术员选拔。

这回好了,厂里有了工人大学,她可以上大学啦!

吕芳芳忍不住在通知书上狠狠亲了两口!

老吕问:“芳芳,听说这大学是你们叶主任让办的,咱用不用给领导送点礼表示一下啊?现在公示期已经过了,给领导送礼没事吧?”

考上大学是能影响一辈子命运的大事!

他真心想给叶主任送点礼。

“不用表示,我们叶主任说,这些大学生里,要是有谁能把电视机的成本价降下来,比送她一个猪肘子还让她高兴呢!”

“哦哦哦,那你在课堂上好好学,争取给你们叶主任帮帮忙!”

……

请市革委会主任来工人大学讲过话以后,工人大学生们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厂党委书记要兼任工人大学校长,所以叶满枝如今是叶校长了。

她偶尔会去旁听一下老师的授课内容,最初只教数学物理这两门基础课,课堂比较中规中矩。

可是,半个月后,开始上生产实践课以后,学员们突然给了她一个惊喜。

潘昆仑拿着一个薄钢板外壳过来,问:“叶主任,你看这个怎么样?”

“这是什么?”叶满枝认真瞧了两眼,“电视机外壳?”

“对!”潘昆仑在钢板上敲了敲,“你觉得咱们用这个代替现有的电视机外壳咋样?成本能比原先的节省一半!”

闻言,叶满枝立即来了精神,“真能省钱啊?”

市面上的电视机都是木头外壳,曙光厂试制的电视机也跟着市场走,使用了木壳子。

但木壳子需要手工拼接,效率也慢,成本一直降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