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深 作品

第760章 错过历史性的时刻 (第2页)

“但现在……”

他的目光在吴垠和杰森之间来回移动。

“我反而感到庆幸。正因为我们走了不同的道路,今天才能在这里取长补短。”

“今晚,这把老骨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没有振奋人心的口号,只有一位老科研工作者最朴实的感悟。

发言结束,这片空间再次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吴垠、杰森、陈理的讲述都已经结束,按流程该轮到姜启,包括三人组在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这位年轻人的身上。

姜启在老师的示意下站起身,略显拘谨地走向白板。

“关于技术应用方面,老师已经讲得很全面了。”姜启的声音起初有些发紧,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笔。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理论层面的探索,可能更偏向物理学基础研究。”

听到“理论”二字,吴垠和杰森立即调整坐姿。特别是吴垠,那双睿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经常说,现在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严重限制了诡异科学的发展。

所以他迫切想知道正电子世界在理论上有没有突破。

然而随着姜启的讲述,会场的氛围渐渐变得微妙。

因为没有经验,年轻人的讲解明显缺乏前辈们的从容,思维跳跃得厉害。

一会儿深入剖析某个数学模型的细节,一会儿又草草带过一个重要结论。

就像在翻阅一本没有目录的学术笔记,让人摸不着重点。

甚至还会跑到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上。

吴垠眼中的兴奋之色逐渐褪去。

不是因为姜启讲的太乱,而是因为他没听到自己想听到的突破。

和他们相比,正电子世界在理论上的确也有些突破。

比如他们在经典力学的最后一个难题,湍流上有了突破,并成功证明了黏性流体运动的ns方程。

但和他们在工程学上突破相比,理论上的突破就显得有些落后了。

这些成果更像是为工程技术突破铺路,而非他期待的那种能够颠覆认知的基础理论革命。

更令人意外的是,姜启的本身就跑偏的主题越跑越偏,开始结合吴垠先前提出的诡异科学理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转折如同打开了闸门,年轻人的语速越来越快,眼神越来越亮,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

那些天马行空的假设,大胆的推论,与其说是严谨的学术报告,不如说是一个天才研究员的头脑风暴。

陈理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带着些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