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书虫蛀书中文(第2页)
那游神从不远处的地面上钻了出来,看到马儿被杨暮客制住,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小神言语不敬,灵马恕罪。”
杨暮客松开了马儿的脖子,“行了你。若是真是个公马,我师兄还不一定让你驼她呢。你以后就当自己是个母马。记住了,修行有成,重塑肉身的时候可别走了歪路。”
马儿委屈地点了点头,跪在地上泪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杨暮客摸了摸它的鬃毛,“你且去玩吧,我要读经阁读书。得了空儿就来看你。你前面继续带路。”
游神唱了个肥喏继续往前走。
不一会儿,杨暮客来到了青灵门经阁前。经阁不大,是一个三层的竹林小筑。也没什么牌匾。
杨暮客咂咂嘴,“兀那游神,你们青灵门不止这一个经阁吧。”
那游神讪笑一声,也不答。一揖到底。
杨暮客点点头,推开了经阁的竹门。切,狗大户也不是真傻,搞了半天不是小姐闺房,是个丫鬟的。
竹楼正中是一张四方桌,四方桌上有文房四宝,香炉烟云袅袅。然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书架。书架上面摆着一卷卷竹简,玉简。也有放的不甚整齐的纸书,纸书的书皮上落着些许香灰。杨暮客走上前取下一本纸书,他嫌弃读竹简费事,先看看这些书本写了个什么东西。一口灵炁吹散了书皮上的香灰,灵韵飘在空中久久不散。
书皮从灰色变成了浅棕色,《墨染游记》。
那游神见杨暮客读书入迷,悄然散去身形钻进了竹楼门里侧的一尊小铜兽里。
上清门观星一脉紫明道长杨暮客,此时完全沉浸在了陌生的知识的海洋里。
大日凌云,青灵门的访道大醮不可不谓之热闹,但是这些都没办法吵到杨暮客。
他喜欢读书,打小就喜欢。别人家三五岁的孩子可能还在吃鼻屎玩泥巴,但是他已经识文断字了。父母都忙着工作,杨暮客抱着书就能过一天,也不用保姆照顾。那个小不点不喜欢看电视,嫌闹。也不喜欢玩具,嫌累。那个小不点一点点长大,也不大懂什么是欢乐童年,他的童年都在吃墨水。但是他喜欢,他喜欢文字中的美,喜欢看那些历史篇章,放飞自己的想象。去体味去思考。
翩翩少年畅游书海,回忆与现实渐渐重合。在地球上也曾有那么一个少年,那也是他。
他喜欢司马迁,那个史家名誉最隆之人,他笔下记录了华夏最绝妙的篇章。那远古的烽烟,人文的初始,百家的争鸣。可谓之千古之绝唱。
他喜欢李太白,那个口吐整个盛唐之人,他笔下吟唱了华夏最动听的韵律。那醉酒的洒脱,仗剑的豪迈,不尽的文华。那就是诗仙,无人可及。
他喜欢杜甫,喜欢王勃,喜欢王维,喜欢白居易,喜欢刘禹锡,太多了,他喜欢不过来了,那首春江花月夜让十二岁的他久久不能入眠。他心中的唐朝,是文字的巅峰。
他喜欢苏东坡,那个站在北宋文化之巅,他笔下谱写了华夏最优美的唱词。那肥美的肉块,油腻的肘子,鲜香的鳊鱼,爽口的豆腐,焦酥的脆饼,还有娇俏的儿媳……啧?有点不对劲。咳咳,老头儿就是最会吃的文曲星。
他喜欢欧阳修,喜欢范仲淹,喜欢王安石,他喜欢宋朝那韵律与文学相合之极致。
他喜欢四大名着。他喜欢其中每一个生动的角色,他喜欢那悲欢离合的故事。他喜欢那些文学巨擘,在土地资本王朝最后的辉煌中高声畅言。
他喜欢民国的作家们。他看到了在苦难中有人坚信着文字的力量。一个个伟人用文人孱弱的肩膀扛起了指路的明灯。
他喜欢鲁迅先生的那句,吃人。他喜欢的是那恰如其分的唯一。唯独那时那刻,他找竟不到另外一个词能够代替。
他喜欢朱自清的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他让不少人看到了自己的背影。
他喜欢渣男的轻轻地来也轻轻地走,他尤其喜欢那个叫胡适的死在了他乡……
他喜欢伟人的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想家了。对这个世界他只有陌生,陌生……
杨暮客看着这些陌生的人与事,好像是有人在小声警醒他,“喂……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你莫不是个傻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