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志 作品
第842章 吊祠(第2页)
“谁当都行,我那两位兄长手下的人不行。”
“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谁当都一样,你们看着办吧,只要不是那两家的门生故吏,都可以。”
华阴潼乡习仙里杨氏族长杨德祖在营中抚琴,琴音和平中正,甚是舒缓。
过了片刻,琴音之中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杂进琴韵之中。
琴韵箫声似乎在一问一答,相互交流。
很快,琴音逐渐高亢起来,似乎在陈述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箫声慢慢低沉下去,似乎在仔细思考其中的得失。
等了一会儿,箫声陡变,抑扬顿挫,悦耳动心,隐隐有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
琴音反而柔和起来,变得温雅婉转,仿佛在附和着箫声。
很快铮地一声响,箫声立止,琴音也止住了。
杨德祖长叹一声,通过琴箫合鸣,他已经知晓主公袁龙的意思。
“叫杨博过来,我要去求见张王爷。”
第二日选举典丧官的会议上,所有人都异口同声,选举张归元为典丧官,主持献皇帝的葬礼。
张归元也不客气,接受了这一重任,派遣“铸犁为剑”号仙舟去了一趟北海,将礼官们载了回来。
长安城举行大丧,皇室成员,皇亲贵胄在献皇帝的灵前行“哭踊之礼”。
哭踊,是古代丧礼之仪,意思是又哭又顿足。
要脱下吉冠,去掉定髻的笄和裹髻的巾,光着脚,将深衣前襟的下摆掖在腰带上,双手交替捶胸口痛哭。
朝中文武百官身穿素袍,要亲临丧礼现场,哀悼献皇帝,行“哭临之礼”。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
“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
文武百官要集合一起哭,哭得有节奏,有韵律,不许多哭一声,也不许少哭一声。
整个长安城中哭开了,哭声此起彼伏,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席卷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张归元举行了“沐浴如礼”仪式。
献皇帝的头颅已经被北海军中的尸道高手缝到了身体上,用灵泉滋养沐浴,装进棺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