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志 作品
第843章 夷州(第3页)
在华夏最为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两国打得十分激烈,动辄屠城。
大量的古越人划船渡过台湾海峡,来到夷州躲避战争。
此时,台湾海峡由原着居民和古越夷系的“东蕃”人为主。
他们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后的高山九族,也称“山夷”。
夷州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
九族族长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别异。
在秦汉时期,扬州人和夷州人交流频繁,东冶(今福州)的陈氏家族和林氏家族逐渐掌控了夷州,建立了瀛洲宗。
东冶(今福州)所在的豫章郡是中原统治者最喜欢的流放罪犯之地,地位相当于后世的澳大利亚。
鄱阳郡多有人口大族,宗帅豪强,无公卿之家。
福州地处蛮荒之地,闽人只有图腾,没有姓氏。
中原士人南下福州,同闽人融合,带来中原的姓氏文化。
至今福州话仍把女子称为“诸娘人”,称男子为“唐部人”,可看出原住民的无姓状态。
东冶(今福州)姓氏大多来自豫州固始。
汉武帝灭闽国后,涉其民于江、淮间。
因此江东之地,大姓特征明显。
东冶(今福州)俗称“陈林半天下,黄(王)郑满街排”。
在汉末黄巾起义之后,大量的中原百姓进入扬州荆州各郡逃难,躲避战争。
中原进入扬州荆州的逃难民众,流落他乡,只得依附当地豪强。
一些人为生活所迫,改姓以融入当地的宗族社会,这就使大家族越来越庞大,陈林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在整个华夏在迅速衰弱的同时,江东豪族和荆楚豪族快速崛起。
在他们还没有成气候之时,张归元的北海舰队已经赶到。
不惜一切代价收复夷州,这让江东的各大家族嗅到了危机感。
北海政权所作所为众人皆知,堪称豪族宗族粉碎机,他们所到之处,所有宗族都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
这对于宗族大姓文化盛行的东南各州,是毁灭性的打击。
东南各州将成为反抗北海政权最激烈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