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再见豆初夏

事实上他也真的这么做了,可是他每走一步就倍感煎熬。良心谴责着他,他心上的伤口未愈,仍淌着血。

一只一只的乌鸦从天上掠过,墨色的身影像极了豆初夏眼睛的颜色,它们悲鸣的叫声久久不去,他凄凉地想要落泪。

关风遥的心里一紧。刘晓晓实在太像豆初夏了,尤其是她倔强时的模样,从外形到神情,简直是一模一样。

当年,豆初夏还没嫁给刘岱的时候,刘老爷好面子,还会给豆初夏几分薄面,婚后豆初夏成了自己人了后,麻烦接连不断。刘老爷嫌弃豆初夏普通的出生,拿她当出气筒。说她长相一般,绣工不好,家境不好,不会勤俭持家……几乎是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将她骂了个遍。

刘岱不可能时时刻刻守着豆初夏,刘老爷大门一关,骂起人来就毫无顾虑了。

豆初夏没有反驳过他的话,只是她眼里的倔强,和如今的刘晓晓一模一样。

后来,豆初夏有了身孕,刘老爷收敛多了,她的日子才一点一点好起来。

关风遥抵不过内心的挣扎,他折回去,本打算在刘老爷手下救下刘晓晓,却看到了刘书达。

他还是晚了一步。

一如当年的处境。

或许是关风遥生性迟钝,迟来的爱意,迟来的发现,来不及说出口的挽留,都注定了他在这场三角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刘书达跪在地上,他还未完全褪去儿童的稚气,关风遥却在他的眉目间看到了担当与责任:“请爷爷责罚!这是不怪晓晓,是我……”

“刘书达,连你也要袒护她?”刘书达对妹妹的宠爱,换来的是刘老爷雷霆般的震怒,“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你不是想袒护她吗?既然如此,就罚你去祠堂跪两个晚上!”

看得出刘老爷是真的动怒了。

祠堂灯火摇曳,男孩单薄的身影久久挺立在刘府几代人的灵牌前。夜晚的温度低到了极点,男孩衣着单薄,寒冷的风鞭打着他的身躯,他皱眉咬牙,却硬是不打一个哆嗦。

刘书达虽然是刘府的小少爷,刘老爷发话不让仆人来关心他,谁敢来?

关风遥踏进门口,看着男孩倔强的模样,像极了曾经的那个人,都说往事如烟,往事随风而去,可真正深爱过的人,又怎会真的让它随风而去?

势必要在心里藏着掖着,待到夜深人静之时,再拿出来好好咀嚼一番,哪怕撕开的伤口底下是鲜血淋漓,也好过永久地遗忘。

可惜得不到的永远在**。人们只有对留有遗憾的人或事才会上心,整颗心扑在其中,折磨着自己,忘了自己也曾经拥有过,那个时候却没有珍惜。

为什么总是在遗憾的时候才后悔?

关风遥悄悄走进祠堂,将手中的披风套在他身上,似是感知了有人走近,刘书达抬眼,淡淡看了关风遥一眼。他没有拒绝他的好意,礼数周全地道了身谢,只不过他的言语淡淡,客气得似是对待宾客一般。

“为什么你要不顾一切地替晓晓担着这些?”关风遥问道,他没有勇气问刘岱这个问题,只能从他的儿子身上入手,解答这个他思索了半辈子的问题。

提起刘晓晓,刘书达如松柏般坚毅的面庞有了变化,刹那间春暖花开,泉水叮咚,他温柔地笑道:“因为她是晓晓啊,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比让她快乐更重要了。”

那一刻的刘书达,更像刘岱。

如果问刘岱相同的问题,他恐怕也是相同的回答。关风遥输得心悦诚服。他对豆初夏的爱并不纯粹,在他眼里,世俗的功名利禄才是放在首位的,至于豆初夏,要等他功成名就之后,才能想到怎么爱她。

如果上天再给他关风遥一次机会……

关风遥冷笑。那当然是做和原来一样的选择了。

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拒绝了她,他唯一后悔的,是对她产生了感情。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在此期间,刘老爷加强了对刘书达和刘晓晓的监管力度,可他们在关风遥的帮助下,总能忙里偷闲,日子过得也还算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