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差别
在这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村民们在如此破败的环境里活久了,心里自然会滋生出许多复杂的想法。人们很难收束外出的脚步,该走的人都走掉了,不该走的人,也都在心驰神往。所谓的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城里人一种极端的差别对待和轻蔑的藐视。农村人可不在乎这些飞短流长,他们在城里没有正式的职业,也没有轩昂的气场,他们进城的目的,只想干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挣城里人不愿意挣的钱,完全靠力气和血汗来改善生活和命运。究竟城里的人还没有意识到物极必反的严重性。也许有一天,他们身上的光环,都会因为这群人的疯狂到来而黯然失色。在这个时尚的年代,求学考级,金融股市,保险和养老,投资收益,这些雅俗掺半的话题,让越来越多不劳而获的人们无所适从。
乡下人不懂这些复杂的理论,他们来到城里,拼尽全身的力气,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尽管他们居无定所,却也没想和城里人争一席之地,至于那些高端的问题,再怎么时尚,在他们的眼里,都是一张不可塑造的白纸。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城里和乡下的差别,虽然存在的,但殊途同归。
离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八月中旬,胡冬雪就开始为自己准备开学用品。因为新的学校里面有女生宿舍楼,宿舍楼很大,足以容纳四县一区前来入学的乡下女生。她觉得自己在学校里面吃住都很方便,大可不必再寄人篱下,遭人背后白眼。即使大姨和爸爸再三从中周旋,她也不想再去大姨家住了。因为,她的心已经够痛了,她不想再把一些本不应该伤心的事情,过度地留在那个地方。再说高中的学习也很紧张,她也没有时间被一些鸡毛蒜皮的烦杂事情困扰。
她在暑假里挣的那些钱,估计能花很长时间,就暂时的生活费来说,还不成问题。每当胡大海向她打听大姨家的情况时,她都避而不答。她不想当着爸爸的面,说大姨父的坏话。她不是不敢触碰这个问题,是因为她有她的想法:一方面是避免和姨父之间的尴尬,另一方面也为了节省早晚的上学和放学的时间。虽然大姨好几次让人捎过信来,让她回去,可她都当着爸爸的面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