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感之谜
按照景国宏夫妇对女儿的教育理念,景心琳自小学起一直到成年,逻辑思维训练成为了主导,甚至在某一阶段更是唯一的教育方式。至于景心琳本人,因为年幼时前后经历过两次间歇性心脏病发作危及生命,父母告诉她保持理性思维才不会再犯病,所以她也十分理解和遵从父母的教育方式。
当然,一般来说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无法避免萌生出性情叛逆和对异性的好奇,这一点景氏夫妇早有对策。他们让女儿多多参与和同龄人群的接触,或者一有空就参加这样那样的社会活动和交流。尽量减少女儿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机会,避免她无所事事时萌生些胡思乱想。
如果在外人看来,一位正值青春期的少女被家长管教得如此严苛,这个孩子不知会有多苦恼和烦闷呢,可是景心琳却单单乐享其中。这正应了庄子所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
而在课业之外,景国宏对女儿的课外读物也颇下了些心思。从小学到高中,课外读物逐渐由浅入深。到了景心琳高中以后,一些外国知名哲学家、科学家、科幻作家,诸如罗素、黑格尔、玛丽·雪莱、阿瑟·克拉克的著作,都被安排进了女儿的课外读物书单中。
不仅如此,景国宏还偶尔带女儿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科幻探索》杂志社,让她对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早早有所认识。景心琳对每次造访杂志社格外有兴趣,不光满是看不完的有趣科幻故事,还有杂志社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编辑和实习生,让她丝毫感觉不到烦闷和无聊。
其中有一位叫窦亦彤的年轻女实习生,和她尤其聊得来。窦亦彤是个南方女生,正在上大四,学新闻出版专业,是她自己主动找到的杂志社来做实习生。由于文字功底不错,又酷爱科幻文学,更重要是担任过学校天文社团的干部,所以景国宏破例同意她进入社里实习。
窦亦彤对景心琳这位高中小妹妹格外喜欢,每次景心琳随父亲来社里,窦亦彤都主动招待她,要么请吃冰激凌、要么推荐给她看稿件里不错的故事,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次,窦亦彤把一部刚到手里的原稿交给景心琳,“心琳小妹,这是我刚校对过的一部小说,感觉相当有意思,你要看看吗?”
景心琳把装订好的原稿接过来,看稿子已经有些旧了,稿纸封皮上写着小说标题——《零度星界》,p;“盛天悯?”景心琳忍不住念出来。
“是啊,这个名字也很特别,不知道这是人家的笔名还是真名。”窦亦彤说道。
景心琳翻开第一页,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如果绝对零度这个概念被他推翻,是否说明一切热力学定律都会被打破?
“这部小说我两年前看过,确实很不错,不过当时我并没注意这个作者的名字。”景心琳把稿子还给了窦亦彤。
窦亦彤一怔,“两年前?”随即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哦……也是,毕竟我只是个实习生,编审怎么会把这么好的稿子给我做一校?看来只是让我做一次编辑实操吧,呵呵。”
景心琳见窦亦彤略有些失落,不知该如何安慰她,便将话题转移开,“这个故事的确是个好故事,尤其小说里面作者对绝对零度概念的挑战,让我特别感兴趣。”
窦亦彤眼睛一亮,“哎,听说过些时候,社里为这个作者专门办一场读者见面会,组织《科幻探索》的读者和他交流谈心。据传说,这个盛天悯和你一样也是个高中生呢!”
景心琳当然知道这不是传说,小说的作者就是一名高中生,她经常听父亲夸赞这位高中生作者思路清奇,文笔不凡。只不过几乎没在自己面前提起过他的名字,今天才听了个真切,原来他叫盛天悯啊。
“给一名高中生作者办读者见面会?这还头一回听说。”景心琳说道。
窦亦彤对景心琳嘿嘿一笑,“怎么样?有兴趣去掺和掺和不?没准是个小帅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