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98章 一个营?高压下的成长

趁夜摧毁安家庄一带的日军小据点之后。

陈建这支二十人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装备弹药补充。

安娃子等民兵战士们觉得像是做梦似的——日军钢铁壁垒般的据点啊,还有那高高竖起的炮楼,平日里将所有乡亲们笼罩在日寇的恐怖之中。

却这么轻易就被八路军同志们给拔除了。

八路军九班,果然是一支抗日神兵!

“班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打下据点,完成预计的作战任务后,冯保国没了主意,向陈建询问。

陈建笑骂道:“你小子是组长,你问我干啥了?

听你的!”

说好的磨练各组长们独自指挥作战的能力,陈建当然要贯彻到底。

包括方才进攻日军据点的作战部署,也都是冯保国安排的,当然了,同行的陈建至少是确定了没什么明显的纰漏。

绝对的火力优势下,攻克这么一座小据点,对于指挥员而言,难度其实并不大,比较适合上手。

像冯保国他们这些干部们,最需要锻炼的便是:

即便是没有上级的命令,也可以做到大胆、从容、自信地自主指挥。

靠听指挥打仗,能有啥出息?

……冯保国想了想道:“要不,继续往南穿插游击?”

陈建不置可否道:“你说了算。”

冯保国见陈建没有任何表示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担起领头羊的重任,向战士们说道:“再往南,还有不少村子,鬼子这次的重点扫荡区域在向阳村方向,咱们往南走,南边的鬼子伪军应该不多。

咱们可以在中途试着集结更多的民兵队伍,将同志们聚到一块儿打鬼子!”

说着,他有些不确定的目光落在陈建的身上。

陈建笑道:“挺好,思路很清晰!”

冯保国顿时大喜,脸上笑出一朵花来,只是因为肤色如碳的缘故,愣是和黑夜融为一体,瞧不太清楚。

队伍便按照冯保国的命令,突破鬼子安家庄一带的据点封锁后,继续南下游击。

选择的路线是靠着三河乡的东部边缘的山区地带。

其实就这么一路南下,最终会抵达清平镇和三河乡的交接处,再越过交界处,进入清平镇,继续南下,甚至可以一直转移到大杨山地区,与连部会合。

当然。

按照冯保国的思路,此行一来是为了打游击,从外线牵制鬼子的扫荡。

二来是为了进一步集结民兵,扩编部队。

昏暗的夜色下。

队伍借助月光,以及缴获的一些军功手电筒的光亮前行。

细心的冯保国特别交代道:“手电筒的光亮太显眼了,容易在夜间行军的时候暴露,用布给包住,大概能照着路就行。”

陈建暗暗点头,这小子还真有点指挥员的意思了。

沿途还真没撞上什么鬼子。

——藤原将压力给到吉野之后,吉野命令部队加速推进,甚至在夜间都不带消停,这一带的日伪军,早就将包围圈收缩了过去。

只有些零星的小据点分布着

安娃子有些担忧,“也不知道这一带的民兵同志们有没有躲开鬼子的扫荡,俺们安家庄的乡亲们是一早躲进了深山里。

民兵是趁夜走山路摸出来的。”

时间来到次日黎明时分。

九班在分派干部到各村秘密组建民兵部队时,是专门建立过通讯渠道的。

应对日军的大扫荡时,民兵同志们会及时掩护乡亲们向深山转移,并在沿途清理痕迹,避免被鬼子追踪。

同时以特定标记,向八路军传递转移的讯号,借此再次取得联络。

冯保国将战士们分散出去侦查,尝试与民兵们取得联络。

最终在某座大山上山的路口,发现了民兵留下的特殊标识,侦察兵很快与藏在深山中的民兵会合。

双方在山脚下碰面。

这次的民兵队伍规模更大,足有二十多人,一打听才得知,是山下的两个村子的民兵合在了一块。

如此一来。

陈建一行队伍就有将近五十人了。

得知组织集结大家的是八路军九班的同志,民兵战士们别提多兴奋了。

其中颇有威望,带队指挥的两位民兵小队队长。

一个叫刘大柱,三十多岁的汉子,南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