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75章 三大主力师 日寇的谋划

至于从斜阳谷迂回的日军的情况。

在战斗没有爆发之前谁也说不好。

但是根据相关情报显示:进攻黄山防线的日军主力是鬼子第37师团的富松师团,兵力在24000人左右,按照日军的师团种类划分,为乙等师团,驮马师团。

其中,日军师团序列的前二十位基本上都是甲等作战师团,又称挽马师团。

两者的区别在于:

甲等师团为常备军组成,是一支携带有更多重武器的重灌师团,机械化程度更高,配有更大数量的汽车、摩托车一类的车辆,而且兵员组成基本上是日军现役精锐,战斗力最为彪悍,全师团的兵力在28000人左右,除了两支步兵旅团所属的四支步兵联队之外。

还包括工、炮、辎、骑等四类兵种的四个联队。

共计八个联队。

乙等师团则是由日军的预备役部队组成,是一支在复杂地形环境下作战相对更加灵活的轻装师团,配备的机械化车辆较少,但是驮运的马匹更多。

因为更多的是预备役兵员,士兵们的整体军事素养和战斗意志,要比现役兵员差一些。

整体兵员组成中,除了四支步兵联队之外,还包括工兵、炮兵、辎重兵等三个联队。

共计七个联队,24000左右的兵力。

尽管不是鬼子最强悍的甲等作战师团,但是对于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而言,同样是如同山岳一般的强敌。

韩团长分析战局时说道: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这鬼子富松师团的主力肯定会用来正面进攻黄山防线。

最起码得有一个步兵旅团吧!

然后再从左右翼迂回两路,鬼子的一个步兵旅团是两个步兵联队,再分到左右两路的话……”

他因此得出结论:“规模大一点的话,有可能是一个联队,规模小一点的话,甚至不到一个联队。

小鬼子的一个联队从编制上讲,也就等同于咱们的一个团。

也就是说,大机率最多也就一个团的鬼子。

而咱们有四个团,就算是不能把这些鬼子全灭了,还能挡不住他们的进攻?”

周团长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老韩,老战友面前咱就把吹牛的毛病放一放吧!

鬼子的一个步兵联队,满编的情况下兵力将近4000人,规模上远大于咱们一个团。

就算是把咱们四个团的兵力加在一块儿,兵力也就勉强是日军的两倍。

十七团还得分出一半警戒秋岭阵地。

咱们的兵力优势其实不算大。”

“最重要的是啥?”

“我新一团和老许的新二团,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装备水平,比你们两个团还差的远呢,更别提和鬼子的精锐联队比了。”

要是没有十七团和独立团。

仅仅是新一团和新二团,按照在此之前的装备水平——周团长和许团长不得不承认,即便只是鬼子的一个联队,这仗恐怕也没法儿打!

韩五说道:“那咱们就充分配合作战,就按照假想敌为日军满编联队来展开。”

四人一拍即合。

商讨如何以四个团的兵力迎战日军一个联队……

……

时间在双方的筹备下悄然流逝。

围绕着黄山地区的局势愈发紧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国军黄山防线以北。

日军第37师团富松师团指挥部。

富松中将正和参谋长宫九等人商议着具体进攻国军黄山阵地的方案。

宫九分析说:“黄山山脉地势险峻,中国军队凭借天险,在整个防线上,利用纵深构筑了层层防御工事。

再辅助以坚固的防御工事整条防线,易守难攻。

我军如果一味从正面强攻的话,就像是剥洋葱一般,得把每一层都给它剥下来,才能最终拿下整个阵地,费力不讨好。

而且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一些伤亡。

包括在此之前,我军也曾数次向黄山防线发起攻势,却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

就是因为过于执着从正面突破防线。”

“所以,将军,我想从正面进攻牵制国军主力的同时,从两侧翼的迂回攻势,或许才是我军彻底突破黄山防线的契机所在。”

富松中将对此深以为然。

按照日军的最高战略方针,是由北向南一路横推。

原本日军凭借着绝对的装备优势及战力优势,的确是一路高歌,如摧枯拉朽,国军在正面战场组织起的一条条防线,纷纷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