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分割,包抄,以及——空袭!
对于这种战术打法,当讯息传递到八城军分割槽指挥部,对此同样是有些意外的陈建笑着总结说:
“或许我们开创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敌军兵团的快速崩溃式打法!”
“具体是怎么展开呢?
以精锐部队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猛插,不惜一切代价向敌人的兵团中心区域发动猛攻,迫使敌方整体化防御阵型在最短时间内崩溃。
那么一个大规模的兵团,最棘手的外部展开的层层防御难题便解决了。
接下来便是以传统步兵结合机动部队展开的,快速天崩式打法……”
具体是怎么展开的呢?
当各方视野严密地关注到这场八路军精锐,应对日军精锐关东军的战场上。
应对八路军的五个精锐团,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动的决战式猛攻。
四个进攻点很快便突破关东军的外部防线,打到了关东军防守阵营的内部。
起初,坐镇临时联合指挥部的四名日军中将颇有些震撼,但很快又镇定下心神。
四个老鬼子认为,八路的进攻的确彪悍,但其兵力规模终究有限,而且是从四个方向,点式进攻。
他关东军完全可以调整部署,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展开,将不断猛扎的八路军彻底放进防区,然后迅速调动集结兵力,在小规模范围上呈现出不断的合围态势,逐步蚕食八路的有生作战力量。
四名中将相当自信的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鏖战,八路军进攻的势头削弱,势必会陷入被动。
届时,战场的主动权就会完全转入他关东军的手中。
原本,这个思路是没什么问题的。
直到陈建为鬼子关东军特别准备的两路机动作战部队迅速抵达。
这两路机动部队,正是原本在龙城以北地区,和豫北地区,先后击溃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华南方面军机动部队的,八城军分割槽精锐机动部队。
击败日军的快速反应部队之后,这两路机动部队原本是配合几个主力团,在龙城以北地区,封锁日军第一军,还有其增援的两大师团,5万余日军。
但是随着前提总指挥部支援的12个新编旅。
再加上独立团,二团,三团等五个精锐团提前迎战鬼子增援的关东军。
这就导致日军的增援部队始终没有抵达龙城以北地区。
被围困在包围圈内的日军第一军等5万余部队,根本看不到突围的希望。
陈建便命令几个新编旅部队补充之后,将原本围困第一军的部份部队抽调下来。
包括原本在龙城以北地区机动作战的两个快速反应部队,也全部抽调下来,配合北上的五个精锐团,迎战鬼子关东军。
考虑到即便是机动部队。
也很难在日军较大规模兵团稳扎稳打的情况下将其击溃。
甚至在日军借助野战攻势展开的炮火优势下,机动部队若是贸然进攻,即便是那些装甲车和坦克,也未必挡得住日军的炮火。
绝对的堑壕式防守优势下。
机动部队的进攻往往会大打折扣。
所以陈建一直暗藏了这个底牌,命令五大精锐团率先发起进攻,以步兵对阵步兵,彻底扰乱关东军的防守阵型之后,再以机动部队出击。
此时便是绝佳的时机。
关东军为了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应对八路军五大精锐团的疯狂猛攻,整体防守阵型已经彻底混乱,大量的兵力暴露在防线之外。
双方激战进入白热化。
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八城军分割槽的两大机动团,统共2万余机动部队,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战车部队率先发动冲击。
继而自行火炮,骑兵部队,摩托化部队,紧跟着迅速展开。
而具体的打法,则和五个疯狂进攻的精锐团不同。
按照陈建的指示,机动部队借助绝对的装甲防护优势,火力优势和机动优势,就像是一群野狼围绕着关东军这大规模的牛群,在四周伺机游走,来回绞杀。
目标正是那些在五大精锐团的冲击之下,乱了阵型,从防线内部暴露出来的关东军。
换个形象的说法。
五个精锐团的猛攻,就像是把河水彻底搅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