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古人看秦始皇的遗产:龙国文明接力赛,换个面板继续玩!
“有这么一句话,龙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是我个人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
“当龙国人说“我是龙国””人”时,不只是在说“我是龙华人民共和国”的人,还是从炎黄时期开始一直到今天,以及千秋万代的龙国。”
“细数5000年来,我们的对手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龙国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
“西方国家就特别不能理解龙国的存在模式,他们对于龙国为何能长期存在异常困惑。”“大家都有强大的帝国,凭什么你们是起起落落,而我们完了就是真完了呢?”
“龙国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历朝历代都认可自己是龙国。”
“当前朝衰落后,无论谁夺取了天下,都会宣布自己继承了前朝大统,而不是新建了一个国家。”
“简单的说,谁赢了谁就是龙国,谁了皇帝谁就是龙国人。”
——“从阿三跳到龙国,这转折我给满分”
——“5000年文明传承,就问你们服不服!”
——“什么叫文明啊,这才叫文明!前面阿三退钱!”
——“这就是文化基因的传承吧,绝了!”
一—“所以说龙国不是国家,是文明啊!”
——“这个解释也太透彻了,建议加入教科书”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传承,阿三快学着点”——“龙国:换个面板继续玩[狗头]”
大明位面。
朱棣正在文华殿中与姚广孝、解缙观看天幕。
“天幕所言甚是。朕夺得天下,表面上是废黜建文帝,实则是延续大明正统。”“这龙国之说,倒是让朕明白了许多。”
姚广孝捋着胡须。
“陛下,您想想当年出兵靖难时,旗号上写的不正是清君侧、靖国难吗?这便是延续大明,而非另立新朝。”
“是啊。朕夺位称帝,一直觉得于心有愧。如今看来,这天下本就是这般运转。”“无论是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在延续这个文明。”
朱棣站起身踱步至殿中。
“陛下仁德,开创永乐盛世。派郑和下西洋,修筑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传承。”
解缙小心翼翼地说道。
“文明传承···朕明白了。”
“难怪大明太祖能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天子,难怪朕能从燕王到皇帝。”朱棣望向天幕。
眼神渐渐坚定。
“既然如此,朕更要把这文明发扬光大。”
“让郑和多准备些船只,把我龙国的文明带到更远的地方去。”姚广孝和解缙相视一笑。
他们都看出来。
这番天幕内容让永乐帝找到了新的使命。这位向来心怀愧疚的帝王。
似乎终于在文明传承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朱棣站在殿中。
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的船队扬帆远航。将龙国文明播撒四海的盛景。
这一刻他不再是夺位的燕王。而是延续这份文明的使者。东汉位面。
刘备与诸葛亮、关羽正在成都府邸中观看天幕。
“孔明,你看这天幕所言,倒是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我本贩履织席为生,却总觉得体内流淌着皇室血脉。”
“原来这龙国,不在于出身,而在于是否能担起这份文明的重任。”诸葛亮轻摇羽扇。
“主公明察。您起于微末,却胸怀天下。这不正是龙国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所在?”“无论是东汉,还是如今的蜀汉,都是在延续这份文明的传承。”
关羽抚须沉思。
“确实如此。当年在许都,曹操虽据天子以令诸侯,但他重建洛阳,修复宫殿,也是为了延续大汉的文明。”
“是啊,我与曹操、孙权,表面上是在争夺天下,实则都是在努力延续这份文明。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罢了。”
“”我刘备常自叹能力不及曹操,如今想来,或许正是这种多样性,才让龙国文明历久不衰。”
诸葛亮目光深邃。
“主公说得极是。正如《隆中对》所言,天下有变,方显英雄本色。”“无论是分久必合,还是合久必分,都是这文明延续的必经之路。”
“孔明说得对。既然如此,我们更要匡扶汉室,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延续这份文明。”
“让后人知道,我们蜀汉,也是龙国文明的重要一环。”三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