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章 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龙文成到了地方,才发现这地方竟然还是刘文辉的一处军需仓库。
为了阻截红军主力部队,刘文辉命令部队,一共12个团的兵力,在德昌和会理一线布防。
西昌在后方,就是军需物资中转站,刘文辉从大渡河北面运送了的各种军事物资,都囤积在这里,方便补充德昌还有会理两个地方的物资消耗。
除了五十万发**之外,就是一些粮草,和其它消耗品。
最让龙文成高兴的,还是整整一个仓库的冬衣。
因为刘文辉的部队,是川康边防军,经常需要去往川藏边界地带活动。
那些地方都是高寒地带,所以部队都准备有专门的御寒衣物,甚至是还有专门治疗冻伤的膏药。
这简直再好不过了,因为现在的中央红军,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御寒物资。
其实当下的中央红军,还意识不到,未来他们会需要大量的御寒衣物,因为云贵川偏南方,哪怕是冬天也不是非常冷。
恐怕红军在一开始出发的时候也没有想过,他们有一天需要翻越高寒缺氧的雪山。
将这些御寒物资严加看管,龙文成再次分兵。
派遣三个连的兵力,伪装成川康边防军,去占领西昌北面的冕宁。
如果有川康边防军的部队南下支援,便可以在此处阻击敌军。
主力部队向南,由杨刚的二团作为前锋,进攻德昌方向的敌军守备部队。
守在德昌和会理这两处要地的,是刘家二兄弟——刘元璋和刘元瑭二人。
这两人一个不太靠谱,另外一个也不太靠谱,否则十二个团的兵力,守备会理和德昌这两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怎么也不至于被红军短时间内突破。
然而在历史上,这两兄弟堪称哼哈二将,看见红军基本就一个字——跑。
此时的刘元璋和刘元瑭二人,还不知道他们在西昌的老巢已经被攻占下来,正在德昌的指挥部,商量着怎么对付已经渡江的红军部队。
“不是把船都凿沉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敌人渡江?而且渡江的速度还这么快,眼看着敌人的先头部队,都要推进到会理了。”
说话的是刘元瑭,他的三个团就在会理。
至于他这个指挥官,为什么会在德昌,首要原因是来和自己兄长刘元璋商量如何应对红军,次要原因是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