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绝密基地,科技前沿

敦煌的古城遗址,在沙暴的洗礼后,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神秘与孤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赋予了全新使命的肃穆。

狂风卷起的沙尘逐渐沉降,露出被风沙磨砺得愈发斑驳的城墙。

然而,在这看似恢复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国家级的绝密行动,正以雷霆之势悄然展开。

李卫民向上级的紧急汇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当林逸关于“天机盘”与“织网者”的描述,以及“影”那超乎常理的地下机动和操控沙暴的能力被详细呈报后,最高层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间谍行动,而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存亡之战。

命令层层下达,全国最顶尖的科技力量和精锐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秘密调动。

数小时内,数十架运输机和直升机,在夜色的掩护下,将大批建筑材料、精密设备和顶尖专家运抵敦煌附近的军用机场。

“以最快速度,在这里建立一个最高级别的秘密研究基地!”

李卫民站在祭坛中央,对赶来的工程负责人沉声命令,“防护级别参照国家最高机密项目,一切以安全和效率为先!”

“是!”

工程负责人立正敬礼,眼神中充满了军人特有的果决与高效。

接下来的几天,敦煌古城遗址核心区域,宛如一个巨大的工地。

数千名军工专家、建筑工程师、地质专家和精锐士兵日夜不休地工作着。

巨大的工程机械被拆解后运入,再在内部组装。

为了不引起外界注意,所有作业都在严密的伪装下进行,大部分重型作业甚至安排在夜间。

祭坛周围被一层又一层的特种合金墙壁环绕,墙体内部填充了隔音和防辐射材料。

地表伪装成自然沙丘,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地下,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秘密设施群,包括实验室、生活区、指挥中心、能量监测室以及武装警卫哨所。

林逸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主导者和技术总负责人,几乎二十四小时都泡在工地上。

他不仅要指挥工程进度,还要与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沟通,解释“天机盘”的特殊性,并为基地的设计提出前瞻性的建议。

“‘天机盘’的能量波动非常特殊,它对电磁信号的干扰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

林逸指着一份设计图,对技术负责人说道,“所以在能源监测室和核心实验室的墙体设计上,必须加入最新的反能量干扰材料。通讯设备也要采用最新的量子加密技术,防止被‘织网者’监听。”

“明白,林总工。”

技术负责人认真记录。

很快,一个庞大而坚固的地下基地在敦煌古城遗址的深处拔地而起。

它如同一个沉睡的巨兽,蛰伏在黄沙之下,成为了国家对抗“织网者”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另一场更为隐秘的攻关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那些从敦煌运回的古老卷轴和启动仪器,被送进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秘密实验室——编号为“神谕”的研究所。

这里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物理学家、能量学专家和材料学家。

数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以及无数年轻的科研人员,围着那些神秘的古老卷轴,废寝忘食地进行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