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不装了,我摊牌了,用五百万悬赏一口吃的!(第2页)
“品哥,我有个想法。”
这位扛着几十斤设备能跑酷的“战地记者”,此刻脸上带着少有的认真。
“我刚才分析后台数据,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她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众人。
“自从上次在羊城,柳梦烟选手的‘荷塘月色’苏式船点出现后,我们账号的评论区和私信里,关于‘非遗美食’、‘传统手艺’、‘濒危小吃’这类关键词的讨论度,一直非常高。”
“甚至超过了对米其林餐厅的讨论。”
苏小可立刻跟上,屏幕上切出几条高赞留言。
【品神品神,我们这儿有一种快失传的糖画,老师傅都八十多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继承,你能来看看吗?】
【跪求品神去我们徽州,尝尝真正的毛豆腐!不是长了白毛那种,是发酵后长了长长绒毛的那种!现在会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上次那个船点真的美哭了,感觉吃的不是点心,是文化!希望品神多挖掘一些这样的宝藏!】
林晚继续说:
“无论是上次的船点,还是昨天的军屯锅盔,甚至是冷沾沾那碗秘制红油,它们的共同点,已经超越了‘好吃’这个范畴。”
“它们的核心,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匠人精神’,和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手艺’。”
“这些东西,正在被快节奏的工业化社会遗忘。”
“观众们想看的,不只是打假黑心商家,他们更渴望看到这些真正值得被守护的东西。”
林晚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闪着光。
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所以,我提议,我们将‘品一口’的下一个系列主题,正式定为——”
“【寻找即将消失的华夏味道】。”
“从单纯的美食测评,升级到对美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记录。”
“我们不只是去‘品尝’,更是去‘寻找’和‘守护’。”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整个工作室瞬间安静。
钱飞脸上的狂喜和肉痛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思。
周斌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这位老派记者,眼中透出浓浓的赞许。
寻找即将消失的华夏味道。
这七个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陈品的心上。
他想起了那个在灶台前挥汗如雨的锅盔师傅。
想起了那个把肥肠处理得比自己脸还干净的老李老板。
想起了那个六旬高龄,却因一个茶叶洗大肠的技巧而对自己鞠躬的卤煮老师傅。
他们守着一个小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最枯燥、最辛苦的活计,赚着微薄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