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赐死长孙无忌
李承乾让李世民看好了。
他如何施展政令!
此时玄武门外,大唐高僧玄奘,一直在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一众和尚全部被斩首。
高徒辩机在受凌迟之刑。
凌迟之刑需要割上三千刀,世间最残酷的刑法,莫过于此!
李世民默默的看向李承乾。
此时,李承乾已经开始发号施令。
李世民知道大势已去,无论是虚空之上的三千蜀山剑仙。
还是曾经效忠他的大唐不良人反戈。
他都知道他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一道政令,指向佛门。
“传孤之令!查抄天下所有佛寺!僧侣凡有犯戒者,一律驱逐还俗!凡有过往罪行者,严惩不贷!”
“所有佛寺田产、商铺,尽数收归国有!所得钱粮,一半充入国库,一半……用于抚恤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家属,以及救济天下孤苦!”
“自今日起,大唐境内,僧人亦是国民,需守大唐律法,需纳国家税赋!佛门,再无法外之地!”
这道政令一出,天下哗然。
那些曾经富可敌国,作威作福的佛寺,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无数被他们强占的良田,回到了百姓的手中。
无数被他们搜刮的金银,变成了国库里实实在在的钱粮。
而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受万民供养的僧侣,则被打落凡尘,要么还俗为民,要么……就在大牢里忏悔自己的罪孽。
百姓们,欢呼雷动!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佛寺欺压过的百姓,更是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在家中,为太子立起了长生牌位。
第二道政令,指向门阀。
“传孤之令!废除门阀制!开科举,不问出身,不问门第,唯才是举!”
“所有查抄的世家门阀之田产,尽数分于天下无地之农户!凡大唐子民,皆可按人头,分得永业田!”
“凡世家门阀之藏书,尽数收归国有,于长安、洛阳两地,建立皇家书馆,天下士子,皆可入内阅览!”
这一道政令,更是石破天惊!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科举!
这是在刨世家门阀的根!
他们之所以能垄断朝堂数百年,靠的就是对官位的**和对知识的垄断。
而现在,李承乾用最直接的方式,将这两样东西,彻底打碎,然后……分给了天下所有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
一时间,天下寒门,无不为之振奋!
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真正出人头地的希望!
他们对这位铁血太子的拥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所有将士,按功绩,皆有封赏!牺牲将士,其家属由朝廷供养,其子女,可入国子监读书!”
“自今日起,提高军人地位!凡军属,可见官不跪!”
这道政令,更是让整个大唐的军队,彻底沸腾了!
自古以来,军人地位就不高,被文官看不起,被世人称作“丘八”。
可现在,太子殿下,竟然要为他们正名!
可见官不跪!这是何等的殊荣!
一时间,“太子殿下千岁”的呼喊声,不仅响彻在长安城,更响彻在北境的军营之中!
秦怀玉、程处默等人,在接到这道圣旨时,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他们赌对了!
太子殿下,才是真正懂他们,真正看重他们这些武人的明主!
短短数日,三道政令,如同三把快刀。
快刀斩乱麻!
李承乾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将佛门、世家这两个盘踞在大唐身上数百年的毒瘤,连根拔起。
同时,又将寒门士子、普通百姓、底层军人这三个最庞大,也最被忽视的群体,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他正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整个大唐的秩序。
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长安城的大牢里,每天都有人被拖出去**。
曾经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如今成了阶下囚,他们的哀嚎,无人理会。
但长安城的街头,却出现了久违的安宁和希望。
分到土地的农民,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得到赏赐的军属,挺直了腰杆。
捧着书卷的寒门士子,眼中闪烁着光芒。
一个新的秩序,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冉冉升起。
而这个新秩序的缔造者,李承乾,此刻正站在玄武门中,冷冷地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三个人。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
这三位,曾经是大唐朝堂之上,权势最盛的三根擎天玉柱。
而现在,他们不过是……阶下囚。
玄武门上,安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李承乾端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扶手,目光平静地看着跪在下方的三位老臣。
房玄龄和魏征,此刻已经彻底没了声息。
他们一个面如死灰,一个老泪纵横。
他们看到了太子雷厉风行的手段,也看到了新政颁布后,长安城内那些底层百姓和士子们的欢呼。
他们知道,大势已去。
无论他们心中对太子的酷烈手段有多么不认同,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正在做一件,对这个国家来说,或许是正确的事情。
他们的心,很复杂。
有悲哀,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迟暮,被时代抛弃的无力感。
而长孙无忌,与他们不同。
他跪在那里,身体虽然也在微微颤抖,但他的头,却始终低着,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他的心中,没有悲凉,没有无奈。
只有恐惧。
深入骨髓的,无边的恐惧。
因为他知道,房玄龄和魏征,或许还能留下一条性命。
因为他们对太子来说,是“公敌”,是旧有秩序的代表。太子拿下他们,是为了立威,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决心。
而他,长孙无忌,不一样。
他是太子的亲娘舅,是皇后的亲哥哥。
他对太子来说,是“私仇”!
是背叛者!
所以,他也最该死!
“房相,魏大人。”
李承乾终于开口了,打破了殿内的死寂。
他的声音很平静。
“你们二人,辅佐父皇,开创贞观盛世,劳苦功高。这一点,孤,认。”
房玄龄和魏征闻言,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但是,”李承乾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冷,“你们尸位素餐,蒙蔽圣听,对佛门之恶,世家之患,视而不见,此乃大罪!这一点,孤,也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