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成年人的崩溃(第2页)
窗外传来渡轮的汽笛声,刘光天的目光落在名录烫金的边角上:"我需要一个服装厂的厂长。”
汤普森从书柜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港岛服装纺织商会理事名单,都在这里了”
刘光天端起骨瓷杯抿了口红茶,指尖轻轻捻开信封。名单上十几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详细信息:马登家族的代表、南洋纺织的经理、会德丰的布料采购主管...
"这位周兆基,"他的手指停在某个名字上,"昌荣制衣的厂长,现在赋闲在家?"
"去年被利丰打压,导致破产。"汤普森压低声音,"听说现在在荔园附近开了家茶餐厅。"
二十分钟后,刘光天带着阿辉走出汇丰银行,内袋里装着崭新的汇丰银行支票簿和一大叠现金。他站在台阶上,望着中环熙熙攘攘的街道,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在荔园游乐场霓虹闪烁的对面,"基记冰室"褪色的铁皮招牌在风中微微晃动,锈蚀的铆钉不时发出"吱呀"的呻吟。油腻的玻璃窗上凝结着水雾,隐约可见一个中年男人围着围裙正弯腰收拾碗筷,背心上印着的"昌荣制衣"字样早已洗得发白。
"这个月流水又少了三成。"阿霞用泛黄的围裙擦着手,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卡座。墙上挂着的日历显示今天是交学费的最后期限,旁边阿隆在圣保罗书院的入学照被油烟熏得发黄。"老师今天又来催了,说再交不上就要停课..."
周兆基把一摞碗重重放进洗碗池,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磨破的塑料拖鞋。
这位曾经的制衣厂老板,去年还在茶楼里和布行掌柜们喝茶谈生意,如今却在这间小小的冰室里刷着碗碟。
二十多个跟了他多年的老伙计,现在有的在餐厅后厨削着永远削不完的土豆,有的在长沙湾的布市扛大包——老会计文叔甚至每天天不亮就去北角码头,帮渔档清点刚上岸的鱼获,就为了多挣几个散钱。
"再这样下去..."周兆基叹了口气,看着橱窗外荔园新装的旋转木马,"连冰室的租金都要交不起了。"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墙角那台老式缝纫机上——那是当年创业时买的第一件值钱家当,现在蒙着一层薄灰,静静地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