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其他“三青”都在前年和去年正式开始实施评选。除去面相海外人才计划的“青千”后,能给自己导师留的争取的名头就剩了“优青”和“青拔”。

这两项人才计划的含金量其实大差不差。

但相对而言是“青拔”也就是“万人计划”中的青年人才拔尖计划会相对难度高一些。

“优青”也就是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其实差不多算是院士和杰青等一众有影响力的大团队的自留地。

也算是邹教授给自己母校师弟的一份托底。

前几天过来,就是想跟黄教授商量,让他放弃“青拔”,直接评选“优青”算了。

毕竟“优青”有他以及身后的张院士在,还是稳当的。

只不过黄教授在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倔了吧!

还是想考虑再冲一下“青拔”。

由于“青拔”的评选有回避制度,加上对论文的要求没有实际项目的要求高。

相对是后世“四青”名号中公平性最大的一个计划,同时难度自然也不用多说。

虽然以江皓的性格,若是站在黄教授的位置,铁定是选择稳稳的跟着邹教授拿“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