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泥筑基,声名鹊起

林河的宣告,如同一道旨意,瞬间点燃了所有村民心中最原始的建设热情。“筑丰碑!”

“筑百年之基!”

村民们振臂高呼,一张张被饥饿和绝望折磨得麻木的脸上,此刻都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座永远不会被洪水冲垮的雄伟大桥,将在自己的手中诞生!

林河抬手,虚按了一下,喧嚣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要筑桥墩,先立其‘骨’。”

林河的目光转向苏山,这位朴实的老岳丈,此刻已经是他最得力的技术副手,“爹,烦请您带几位木工好手,用我们之前备好的木料,在清理好的河床上,搭建一个四四方方、一人多高的空心木头架子。记住,木板之间要拼接严密,不能留有太大的缝隙。”

“空心木架子?”

苏山一愣,有些不解,“小河,这桥墩乃千钧之重,用木头架子……怕是不结实吧?风一吹就倒了。”

这个问题,也问出了所有村民的心声。

他们都以为是要用石头垒,没想到第一步竟然是用木头。

林河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爹,您想错了。这个木架子,并非桥墩本身,而是它的‘模子’。就像我们做豆腐,需要用模具来定型一样。我们真正要依靠的,是即将浇筑进去的‘神泥’。待神泥在模子里凝固成型,变成一整块坚不可摧的顽石后,外面的木头模子,拆了也无妨。”

“模子……豆腐……”

苏山咀嚼着这两个词,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

他虽不懂其中深奥的道理,但这个比喻,他听懂了!

“我明白了!”

苏山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充满了钦佩,“就跟用模子打月饼一个道理!高!实在是高!”

他立刻带着几个对木工活有些经验的村民,扛着“鲁班锯”和斧凿,兴冲冲地去河床上搭建“模子”了。

“其余人!”

林河转身,看向村长赵老四,“继续分工!一部分人,去南山运送青火石,越多越好!一部分人,去挖粘土,筛河沙!还有一部分人,负责烧水、和泥!我们今天,就要把这第一座桥墩的‘神泥’,全部备好!”

“是!林先生!”

在赵老四的大嗓门指挥下,村民们如同得到指令的工蚁,迅速而有序地分散开来,各司其职。

整个河滩,彻底变成了一个组织严密、效率惊人的巨大工地。运石的,挖土的,筛沙的,挑水的……

每个人都在挥洒着汗水,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疲惫,反而充满了干劲。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付出的每一分力气,都是在为自己、为子孙后代,建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林河立下的规矩,给了他们最实在的盼头——只要干活,就有饭吃!

苏婉和刘氏带着秦月、秦霜,负责起了整个工地的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