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国士无双,一粒种子的长城
【沙河·红一号】。这五个字,在孙庆华那间充满了怪味的实验室里,仿佛拥有了千钧的重量。
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命名,它是一次加冕,一次由国家最高科研机构,为一粒来自戈壁滩的、沉默了千年的种子,所举行的、迟来的加冕仪式。
孙庆华那双因激动而浑浊的老眼,死死地盯着江建国,仿佛要将眼前这个衣着朴素、其貌不扬的老农,看穿,看透。
他看到了。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投机倒把的商人,不是一个只为自己牟利的乡镇企业家。
他看到的,是一种他寻觅了一生,却在无数次失望中几乎要放弃的、最可贵的品质根。
一个扎根于这片土地,无论被怎样的风雪欺压,都始终不曾忘本的、中国农民的根。
“好!好一个【沙河·红一号】!”
孙庆华猛地一拍桌子,那股属于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冲天的豪情,再次被点燃,“江同志,你这个名字,起得比我那十几篇国家级的论文,都更有分量!”
他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雄狮,在狭小的实验室内来回踱步,枯瘦的身体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立平!”
他对着自己那个早已目瞪口呆的学生,下达了一连串不容置喙的命令,“立刻!以我个人的名义,和我背后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义,向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出新闻通稿!”
“就说,我国辣椒属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发现并命名了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古老独有种【沙河·红一一号】!”
“再去!立刻联系农业部、科技委,还有商业部!告诉他们,我孙庆华要在三天后,在中国农科院,召开一场最高规格的‘沙河·红一号’成果鉴定暨产业化发展研讨会!”
“我要请全国最顶尖的植物学家、土壤学家、食品学家,都来看看!我还要请主管农业和商业的领导们,都来听听!”
“听听我们这粒来自戈壁滩的、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种子,到底有没有资格,成为我们国家,递向世界的一张,红色的、滚烫的、带着我们土地味道的……新名片!”
孙立平被老师这一连串雷霆万钧的指令,震得热血沸腾,他用一种近乎于朝圣的目光,看了一眼江建国,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实验室里,只剩下了江建国和孙庆华。
“江同志,”
孙庆华走到他面前,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你老实告诉我,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江建国看着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沙哑,却无比真诚。
“孙教授,我没您那么高的觉悟。”
他苦笑了一下,“一开始,我只是不想死。不想让我那个被欺负了一辈子的儿媳和那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孙女,再过那种任人宰割的日子。”“后来,我想赢。我想让那些看不起我们、想把我们踩进泥里的人知道,我们这些泥腿子,也能站直了,把钱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