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三万 作品

第二十五章 无米之炊问苍生,纸上财富济天下

紫宸殿侧,六部档案库。这里是帝国的记忆,是一座由故纸堆砌而成的、沉默的巨山。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桐油和时光混合的独特气味。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森然矗立,架上那数以百万计的卷宗,记录着大周朝数百年的风雨荣辱,也埋葬着无数的机密与阴谋。

当那扇沉重的、需要四名太监合力才能推开的库门在贾环身后缓缓关闭时,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隔绝了。

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以及这无穷无尽的、沉默的过往。

“国库亏空,积弊日深。北方大旱,南方洪涝。问:若无银可拨,无粮可调,当如何,方能不使一民饿死,不叫一地生乱?”

皇帝的题目,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这不是策论,这是天问。

一道将历朝历代所有名臣将相都可能问倒的、真正的“无米之炊”。

贾环没有立刻去翻阅卷宗。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浩如烟海的档案面前,闭上了眼睛。

现代投行精英的思维,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瞬间启动。

无银可拨,无粮可调。

这不代表天下真的没有银和粮。

这只代表,属于“朝廷”的银和粮,已经枯竭。

而真正的财富,如同一条条潜藏于地下的暗河,正以土地、房产、金银、珠宝、古玩、商货的形式,沉淀在那些王公贵胄、士族门阀、豪商巨贾的府库之中。

问题不是“无”,而是“堵”。

是财富的流动性,被彻底堵死了。

皇帝要的,不是一个变出银粮的戏法,而是一个能让这些沉淀的财富,重新流动起来,去滋润那些干涸龟裂的土地和嗷嗷待哺的灾民的……

方法。

一个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再基础不过的概念,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信用。

国家的信用。

用国家未来的税收能力作为抵押,向现在持有财富的阶级,借一笔救命的钱。

这,就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想通了这一点,贾环才睁开眼睛,那双眸子里,再无半分迷茫,只剩下冰冷而锐利的决心。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但他也知道,要将这个超越时代的概念,包装成这个时代的君王与臣子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圣王之道”,他需要从这故纸堆里,找到理论的依据与历史的支撑。接下来的三天三夜,贾环彻底扎根在了这座档案库中。

他没有去碰那些光鲜的起居注,也没有去看那些激昂的战报。

他看的,是户部历年的税赋总录,是盐铁专营的流水账,是漕运的耗羡亏空,是历次大灾之后,朝廷是如何通过加征、摊派、募捐等方式度过危机的失败案例。

他看得越多,心便越沉。

这个帝国的财政体系,比他想象的还要脆弱。